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
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強降雨威脅,去年凱米颱風侵襲期間,雲林大湖口溪出現溢堤情況,地方民眾深感不安!
為此,立法委員劉建國邀集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吳明華分署長率隊實地視察,瞭解整治進度與持續改善方向。
第五河川分署分署長吳明華指出,感謝劉建國委員長期關注並成功爭取中央編列12億元治理經費,目前大湖口溪整治主體工程已大致完工。
雖整體河道已明顯改善,但經實地觀察與技術分析後發現,仍有局部地區出現溢堤狀況。
導致溢堤的主因包括鐵路橋與大湖口溪橋的橋梁底部過低、橋墩排列未順應水流方向且數量過多,影響洪水宣洩能力。
此外,大湖口溪與北港溪的匯流位置因地勢關係產生逆流現象,出現所謂的「頂托效應」,也讓洪水無法順利排出。
針對這些問題,第五河川分署已提出具體對策。
短期內,在鐵、公路橋樑未改建前,加高橋樑上游兩岸堤防,以減輕豪雨期間可能造成兩岸溢淹情形。
中長期方面,將配合整體治理計畫由橋梁單位推動鐵路橋與大湖口溪橋改建作業,提升整體通洪能力。
並同步評估匯流段的河川改道方案,以順應水流、減少阻滯現象。
劉立委強調,大湖口溪橋與鐵路橋的高度問題,在卓榮泰院長南下視察時便由第五分署明確簡報提出,目前橋梁改建工程已啟動設計作業,相關單位也迅速展開跨部門協調作業。
眼前堤防加高作業也已積極進行中,盼能有效降低居民受淹水之苦。
劉立委呼籲面對日益劇烈的氣候變化,中央與地方都必須提早準備。
居民若再度遭遇淹水情況,應及時通報里長或相關單位,第五河川分署也將依需求調派抽水設備支援,務求迅速排水、保障民眾安全。(圖/立委劉建國服務處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