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
樂齡健康學習平台
嘉義優鮮
運動i臺灣 雲林動起來
雲林首次篩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記者陳信利/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因應汛期到來,市長黃敏惠今天(14日)率市府團隊偕同中央相關單位,視察國道交流道、車行地下道抽水機房、堤防及橋梁等處,了解防汛整備與應變機制辦理情形,強化地方與中央合作防汛橫向聯繫與防災資源整合,打造完備區域聯防陣線。
 
5月1日起進入今年汛期,受極端氣候影響,短延時強降雨、颱風事件發生機率愈趨頻繁。
 
參與今天視察中央單位包括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等代表及各里里長等人。
 
分別前往嘉義交流道、興業西路車行地下道抽水機房、八掌溪湖內堤防及台18線軍輝橋等處視察。
 
市長黃敏惠等人首先於北港路嘉義交流道,聽取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新營段長劉德儼,針對「國道1號嘉義交流道環道治水改善」簡報。
 
黃市長表示,嘉義市北港路是國道1號嘉義交流道重要聯外道路,往年每逢強降雨即造成積淹水,致無法通行而封閉,為加速交流道周邊排水,透過與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合作興建滯洪池。
 
歷經去年0910豪雨考驗,滯洪發揮成效,北港路積淹水狀況有效改善。
 
市府也在交流道滯洪池入流處及西南側環道出流口,各增設1處抽水機平台及集水井,提升防汛量能,工程已在2月6日完工,並於汛期前佈設4部大型移動抽水機,抽水量提升達2倍。
 
黃市長感謝高公局南區工程分局體恤市民飽受淹水之苦,除肩負國道安全維護及交通疏導重任,同時積極改善排水及滯洪設施,大幅提升本市防洪韌性,提供用路人安全的行車環境。
 
隨後一行人至嘉義市八掌溪北岸湖內堤防,聽取五河分署長吳明華進行「八掌溪湖內堤段整體改善環境營造工程」簡報。
 
黃市長感謝五河分署在治水之餘,也考量嘉義市地方發展需求,一方面解決永欽1號橋前路口交通複雜,同時思考到防水功能且兼顧景觀美化,更導入地方特色與人文。
 
整體從專業角度、設計思維,將八掌溪湖內堤段整體改善環境營造分為三期規劃施作。
 
第一期工程範圍永欽一號橋至湖美三路,工程自去年9月14日開工,將防洪等級提升至Q100防洪標準(防範平均每100年可能發生一次的洪水),去化下游疏濬土方作為堤防培厚使用,提高河道安全。
 
第一期工程預計明年1月5日完工,未來串連本市湖子內4座綠帶公園,配合湖子內區段徵收區內的發展,提供周邊住戶優質休憩環境,形成嘉市特色生態綠帶。
 
黃市長說,軍輝橋橫跨八掌溪,肩負本市往來中埔、水上、台82線的重要交通要道,軍輝橋橋齡逾40年,歷經八七水災、莫拉克颱風等侵襲,橋墩裸露、通洪斷面無法滿足現今河川治理計畫要求。
 
市府為守護市民用路安全,與雲嘉南工程分局等多個單位共同合作,積極爭取總經費高達9.7億元進行軍輝橋改建。
 
黃市長偕同雲嘉南工程分局長郭清水至軍輝橋工地,聽取水上段段長蔡明君針對當前橋梁改建執行進度及因應汛期工地防汛、防災工作簡報。
 
「市民的安全永遠排第一!」黃市長感謝雲嘉南工程分局建立上下游通行便橋,兼顧防汛與民眾通行便利,團隊的積極趕工、讓進度穩定超前,力拚今年11月開放通車,這是市民朋友共同的期待。
 
改建後的軍輝橋,不僅能提升橋梁安全及行車安全,更能增進公路網路運作效率,帶動產業及觀光發展。
 
黃市長強調,兼顧工程進度及品質時,更要確保施工人員和機具安全,工程施工中難免造成不便,感謝市民朋友及用路人的配合與諒解。
 
她也責成各單位因應颱風或豪雨來襲時,務必注意氣象動態,地方與中央分工合作,做好防洪準備、也做好事前演習等因應措施,保持橫向溝通管道。
 
遇狀況即時通報應變,以保護市民生命安全,並請市民配合,當市府啟動警戒或封鎖線佈設後,留意勿擅闖該區域,以保護個人人身安全。
 
市府工務處指出,提升區域排水能力及加速清淤,一直是市府防汛重點,截至4月底區域排水及雨水下水道清淤長度1萬5318公尺,清淤量1498立方公尺。
 
市府並超前部署,提前於1月26日進行防汛人員高司演練,並在3月15日邀集相關單位召開防汛整備會議,共同商討跨單位於應變期間,資源整合與相互支援的工作,強化縱向與橫向聯繫救災機制。
 
目前已完成本市5處車行地下道機房設備測試、集水井內淤泥清除,後湖及湖內2座抽水站巡檢、油料補充及試運轉作業,24部大型移動抽水機都已完成相關整備及啟動作業,其中20部已在低窪或易淹水地區預先佈設、4部待命。
 
工務處表示,有鑑於去年0910豪雨事件,市府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及地方自籌,增購7台大型移動抽水機增強防洪效能,更增設5座抽水機平台,提升抽排水效率。
 
此外,也導入科技思維,透過下水道55處水位監測感應器設置,及應用整合系統建置,有利於即時掌握易淹區域水情變化及雨水下水道系統改善分析等。
 
市府籲請民眾清理自家前的排水孔是否有落葉或淤泥堆積,確保自家前排水順暢,共同做好防災準備、守護嘉園。(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分享

延續多走一哩路的愛〜嘉基醫院人工關節置換術 再獲醫療照護品質認證!

中部地區稻穗「稻熱病」。(照片農改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