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優鮮
2024竹博覽會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運動i臺灣 雲林動起來
鄒去嘉義
雲林首次篩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2023減碳生活行動年—愛地球減碳植樹活動」,今天(14日)於水林連接北港滯洪池舉辦響應氣候變遷、植樹減碳的2023減碳生活行動年系列活動,共同打造綠化又美化的生活環境,將北港滯洪池形塑成兼具景觀、遊憩、運動、生態等多功能的新興景點。
 
張麗善縣長、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社會處長林文志、水林鄉與北港鎮公所、代表會及各級主管與來賓們與會,攜手鄉親一起來種樹。
 
縣長張麗善表示,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訂定消除飢餓、減緩氣候變遷等17項目標,縣政府2020年正式宣布啟動《啟動SDGs在雲林》,檢視縣政工作執行面向符合SDGs規範,以普世價值高度接軌國際。
 
隔年發表第一本「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VLR)」,讓每項計畫工作都扣住永續發展SDGs,並舉辦「永續方舟,雲林先行」特展,呈現雲林永續糧食、生態、樂齡、科技的面貌,用具體行動落實永續環境讓「2030前進雲林」。     
 
張縣長指出,面對極端氣候,我們要做好因應措施與準備,雲林縣全境植樹,已陸續在各鄉鎮展開,今天在緊鄰北港鎮、水林鄉的大北港滯洪池種下100棵光臘樹、100棵大花紫薇,希望未來樹長大了,可以增加更多觀光亮點,也能讓大家遮蔭乘涼。
 
雲林縣目前植樹計畫超過一半鄉鎮已陸續完成,預計在10月底前就能達成今年種樹目標。極端氣候下,從個人、從家庭開始,大家都來種樹,透過植樹,增加排氧,吸收二氧化碳,在淨零減碳過程,減緩溫室效應,降低氣候變遷對人類、作物影響。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雲林海角秘境除「雲林版日月潭」椬梧滯洪池外,位在水林和北港之間的滯洪池,將成為植樹造林之後的雲林海角新秘境。
 
今天在滯洪池東側的廢棄垃圾掩埋場前空地及緩坡,將種下光蠟樹100株、大花紫薇100株,加上先前已經種植的近千棵喬木、數萬棵灌木,增添滯洪池邊坡植生綠化,相信幾年後將成為海角綠蔭新秘境。
 
加上水林開台第一庄、北港宗教聖地的人文底蘊,雲164線將再度聚焦亮點,同時迎向永續發展SDGs13「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及其影響」及SDGs15「陸地生態保育,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防止土地劣化」。
 
陳處長表示,日常生活環保小事你我做得到,共享鳥語花香,共建綠意盎然的永續環境,全民參與節能減碳,讓低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另推廣雲林免廢市集用「免費分享」方式,留下你不需要的,帶走你需要的,讓家中沉寂已久的物品,找到新主人,同時減少產生垃圾量讓低碳成為一種時尚,就從自身做起!
 
陳處長說,縣府啟動「雲林.厚工學 MEGA YUNLIN」計畫,整體包含神工學、農業學、共享學、觀光學、未來學5大主題,深化雲林的特色和宗教藝文,全面提升觀光效益與產值,為遊客打造「好吃又不無聊」的雲林縣,創造國際觀光吸引力。
 
縣府為了將雲林特色、宗教文化、工藝及文化創意展現,將於今年11月18日至12月3日在北港好庫文化園區(北港糖廠),創辦雲林縣最大場的藝文策展活動。
 
邀請全國各地、國際遊客一同來探究雲林厚工學無限蘊藏的寶藏,更多精彩活動請上「慢遊雲林」FB粉絲專頁及「慢遊雲林APP」查詢。     
 
社會處長林文志指出,縣府將今年2023訂為「減碳行動生活行動年」,從今年3月起響應植樹節舉辦百人植樹活動,邀請鄉親「愛地球就從種樹開始」、「減碳生活行動就從種樹開始」。
 
接著,縣府在每個月由各局處結合各鄉鎮市公所展開全縣種樹行動,山海連線到平原,按照不同環境、季節種下適合的樹種,綠美化社區村里,讓雲林的春夏秋冬展現風姿萬種、雲林才有的特殊色彩。
 
除了美化景觀,在沿海地區還能發揮阻擋風沙及霧霾的效果,更能發揮降低溫室效應的功能,以符合SDGs15「陸地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防止土地劣化」、SDGs11「永續城鄉,建構包容、安全、韌性、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指標。

分享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顧問鄭和豐事業有成、熱心公益 自產自銷經營益康燕窩博物館 把燕窩知識及養生保建產品分享廣大鄉親〜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15校巡迴 雲林虎科大首站展出 透過巡迴展嘉惠更多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