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嘉義市國際管樂
雲林身障日
水保署
114全運在雲林
嘉市潮選店
日本沖繩月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光織影舞
業配廠商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研究生團隊在精神醫學研究領域再次發表卓越研究成果;就讀醫學系的鄭思惟同學、李景行同學與中醫系博士生陳子力同學組成的醫學生團隊,在蘇冠賓教授指導之下,於人體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的代謝路徑中,發現可預測發炎導致的憂鬱症之相關基因變異!此項發現有助於精神醫學界對憂鬱症成因的理解,更為憂鬱症的基因篩檢與新療法帶來曙光!這項卓越研究成果榮登新出刊的國際知名期刊《個人化醫療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MBI-Lab醫學生研究團隊在蘇冠賓教授指導之下,研究291位接受甲型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病患的基因資料,並選擇了15個色氨酸代謝路徑相關的基因進行分析,發現其中2個基因上的3個單一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對憂鬱症有預測價值,暗示著此發炎疾病與色胺酸代謝路徑的關聯。

 

縱使先前已有學者懷疑此路徑與憂鬱症有關,卻苦無基因資料佐證。該團隊提供了第一個證明兩者關聯的基因研究,更讓未來憂鬱症易感性(susceptibility)的基因篩檢出現一絲曙光!

 

與許多人的直覺不同,憂鬱症不只是比較悲觀、或是遭受打擊後心情不好而已,它是大腦的疾病、更是系統性的生理疾病!近年來,憂鬱症最廣為接受的「發炎反應假說」(inflammation hypothesis),就強調異常的發炎反應與憂鬱症的關聯。而支持該假說的有力證據,竟是意外來自C型肝炎的治療!

 

甲型干擾素(Interferon-α)可以引發人體對抗病毒,是傳統C型肝炎治療的首選藥物,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接受甲型干擾素治療的病患中,約三分之一出現重度憂鬱的副作用。

 

該現象廣泛出現於全世界的臨床報告,且中國醫藥大學的團隊也對此現象發表過多篇代表性論文。縱使該現象為憂鬱症的發炎假說提供有力的證據,其相關致病機轉仍然不明。

 

MBI-Lab主持人蘇冠賓教授是台灣身心醫學專家,目前擔任安南醫院副院長並主持台灣第一個憂鬱症中心。MBI-Lab的成員不僅有專職研究人員,也有不同領域如精神科及中醫師,更特別的是重視培養骨子潛藏著科學家精神的醫學生!發表研究論文的鄭思惟、李景行與陳子力同學即為該醫學生團隊的成員。

 

其中,鄭思惟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接續攻讀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李景行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研究所,於臨床試驗業界工作後,再行攻讀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陳子力則是在中國醫藥大學攻讀中醫系的同時,加入該校醫學博士學位的學程。

 

受過基礎研究訓練的三人,在蘇醫師的指導之下如虎添翼,在本計畫中展現出絕佳的團隊合作精神:由李景行文獻回顧近百篇期刊論文後提出假說進行初步分析、鄭思惟接手執行科技部大專生研究並撰寫論文、陳子力於過程中提供協助並延伸出新的計畫。

 

鄭思惟同學表示,醫學系繁重的課業減少了我們投入研究的時間,卻也逼著我們去珍惜時間的寶貴。研究工作耗時費力,面對未知常常需要摸索,所以要有不怕犯錯的勇氣。

 

跟著蘇老師學習給我很大的信心,有幾次走往錯誤方向之前,老師好像都能事先預測。很慶幸自己能在這個國際級的團隊中學習,大大提升了視野和鬥志,而團隊的合作文化,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進步、發表了兩篇相當不錯的論文!

 

醫學生如何能夠在非常繁忙的課業中,執行複雜研究計畫,發表一流的國際論文!對此,蘇冠賓醫師表示,醫學生的潛力無限,只要能夠了解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熱情,學生常常能夠爆發出無限的創意跟卓越的能力,更能讓老師教學相長,甚至超越老師的指導。

分享

中市供五停二首日 盧秀燕視察社福機構關心用水

江坤俊及郭岱軒講座 掌握健康抗癌與網路吸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