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首次篩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雲饗豬
在嘉好

【嘉雲特派員陳信利/嘉義縣報導】嘉義縣政府持續推動科技漁業,去年遴選15位漁民成立「智慧養殖漁業聯盟」,由專家團隊帶路深化輔導,補助智慧設備生產,並於台灣寶蝦養殖場建立標竿示範產域,昨天(9日)在該漁場舉辦成果發表觀摩會,向到場來賓展現科技漁業的便利與實力。
 
縣長翁章梁由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義竹鄉長黃阿家、縣議員蔡瑋傑、養殖場經營者陳泓碩、海大水產系教授冉繁華博士等人陪同,共同見證科技漁業豐碩成果。
 
陳泓碩現場示範手機遠端操控關閉抽水馬達,他說不管在哪裡,甚至在國外也可以一機搞定,相當方便,物聯網紀錄感測數值和養殖工序,搭配專家團隊的建議,可達到省工、穩定水質、節能、精確投餌、降低重大風險與災損,提升水產物育成水率等效益。
 
翁縣長說,透過遠端科技控制養魚環境是漁民的一大福音,除省時、省工,也提高育成率,是從過去到現在養殖技術的突破,政府、學界輔助漁業往智慧發展,改變台灣養殖生態,這是必須走的一條路,也是台灣漁業的革命!
 
陳泓碩表示,投入智慧養殖有很多好處,以往漁民都以經驗判斷水色,若經驗不足判斷錯誤往往會導致魚蝦死亡、損失慘重;智慧科技能提前1周提醒未來水質變化提早因應,很大程度避免風險提高存活率,也有效降低成本1到2成,每月每公頃電費約減少5000元,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預防勝於治療!」冉繁華博士指出,智慧科技已助漁民提高養蝦活存率,從原本3成到現今8成5,另較高價的黃金鯧也從過去5成提高到8成以上,拜縣府補助輔導之賜,建立完整資訊戰情室,可讓學者端提早得知資訊即時告訴漁民如何處置。
 
縣府農業處表示,養殖漁業近年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極端氣候、人口高齡化、缺工、育成率不穩、養殖技術傳承不易等問題,縣府為使傳統創新升級,也提升漁民收益,縣長翁章梁於108年宣布推動智慧漁業,結合中央資源補助漁民購置智慧設備,3年來縣內已有25位漁民在30多處漁場導入智慧養殖技術。
 
縣府為避免漁民單打獨鬥走冤枉路,去年導入專家機制,委託海洋大學及嘉義大學專家組成的團隊每月到漁場檢診,提供諮詢服務及生產決策,位於義竹鄉的台灣寶蝦養殖場標竿示範產域,也能讓更多漁民觀摩學習,加速智慧養殖拓展。
 
台灣寶蝦養殖場目前已建置較完整的智慧養殖系統,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微氣象站、智慧電箱、監控攝影、戰情室等,藉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漁民只要透過戰情室或手機等移動裝置,就可以科技掌握全天候水質及微氣候的感測監控及警告,聯動智慧電箱自動控制水車、抽水馬達及投餌機。
 
縣府今年也編列經費1800萬元,補助農漁民一半裝設經費,最高補助達100萬元,已於3月4日公告受理,申請期限至11月底,將於6、9、12月分批審查,也將繼續聘請專家團隊長期進入漁場提供諮詢。

分享

中市3月釋8000職缺 破千不限學經歷 助新鮮人就業

嘉義市3/10至4/10日止65歲以上長者 接種第一、二劑及追加劑(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 贈500元商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