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的補助支持下,花蓮縣富里鄉農會5月17日至18日,在臺北建國假日花市 E區舉辦「花蓮富里農民市集」展售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展示富里鄉盛產的稻米、梅子、黃豆、咖啡與金針等農產品,更結合食農教育與「梅釀 × 梅醋 DIY」體驗,吸引眾多民眾參與。



在地嚴選。食在安心|花蓮富里農民市集
活動時間
5月17日(六)09:00–18:00
5月18日(日)09:00–17:00
地點|建國假日花市 E區
活動亮點:季節限定|梅釀 × 梅醋 手作體驗,現場不定時開放「食農教育手作活動」,歡迎即刻報名參加,品嚐富里天然青梅的酸甜魅力,感受微醺午後的 chill 時光。







花東地區青梅栽種面積約570公頃,梅園分布於花東縱谷兩側山脈,主要產區包括花蓮縣富里鄉和臺東縣池上鄉、海端鄉、延平鄉、卑南鄉及東河鄉等。富里鄉是花蓮縣最大的青梅產區,種植面積約70公頃,全部均採有機方式栽種且通過驗證。
由於生長環境自然潔淨,因此所生產的梅子品質優良,經加工可製成脆梅、梅酒、梅醋、軟梅及Q梅等不同產品,風味變化多元,極具經濟價值。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下旬是青梅主要採收期,三月中、下旬摘下的梅子,組織較為堅實,加工後可製成脆梅,四月過後以後所採收的梅子,成熟度較高、組織鬆軟,加工後可製成軟梅。青梅產品豐富、營養好滋味,送禮自用倆相宜。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致上最大的敬意

活動由富里鄉農會主辦,攜手青年農民及多位小農品牌,深入北部消費市場,直送最新鮮的花蓮農特產品到台北,讓北部的消費者不必遠行,也能一次品味來自遠在花蓮縣南區山林與田間的豐收風味,進而架起都會區與小農們的直購管道,把富里在地農特產品行銷出去,把經劑效益從都會區引進到花蓮富里。
展售現場同時安排四場體驗活動,介紹「三章一Q」可溯源標章,提升食品安全意識,深化消費者對富里農業與土地的認同。三章一Q就是為鼓勵學校午餐全面推動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包含農委會推動之臺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三章)及溯源產品標示(QR code),稱之為三章一Q食材,提供國中小學每人每日10元補助。
富里鄉農會在建國花市擺設的攤位擺到滿滿滿,通通是農民手作、土產出品;消費者稱讚說:這次展售親像山腳下走出來的香味,花蓮的蜂蜜甜入心、青菜清脆水噹噹,金針乾更是日頭曬的黃金條,再來一塊古早味封仔餅,難怪讓你吃甲會笑眉眉!
此次市集亦與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合作,共同推廣「縱谷大地藝術季」與富里「稻草藝術季」,打造兼具農業、生態與文化的永續旅遊遊程。
富里稻草藝術季自2015年開辦以來,每年都以不同主題展出在地居民、學生、青農們手工編織的大型稻草藝術,這些作品不僅已經成為富里鄉重要的農遊特色及文化資產,六年來更成為富里當地的重要慶典之一,吸引全台各地遊客前往打卡拍照。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感謝所有參與本次創作的藝術家、社區居民、學校與青農們的辛勤打造,讓稻草藝術之美,得以在富里扎下並持續發光發熱。
富里鄉農會感謝農村水保署對本次計畫的經費補助與長期支持,未來將持續透過展售與體驗活動,推動青年農民返鄉,促進地方創生,讓更多人看見富里鄉的農業價值與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