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與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分署長吳明華,於今天(20日)簽署「合作推動北港溪虎尾堤段永續水域環境」合作意向書,共同強化人水關係、營造親水友善環境。
簽署儀式在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怡帆、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及各界來賓見證下,展現雙方共同推動永續發展及落實在地關懷的決心。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本次合作源自水利署推動「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計畫」,為全台首次採國際競圖方式規劃的水利工程,由國內外知名團隊共同設計,五河分署負責執行。
工程整合雨水調節與防洪功能,強化城鎮面對極端氣候的適應力,導入「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概念,將地表雨水分流至水道與土地,提升土地的蓄洪與調節能力,同時運用鄰近農地或閒置空間暫存雨水,減緩聚落淹水風險。
雙方攜手合作「北港溪虎尾堤段整體環境營造工程」第一期即為此計畫的首要工程,基地位於虎尾鐵橋旁的高灘地,佔地約26公頃。
整體規劃融合休憩、運動、生態與教育功能,預計於今年9月完工,期許將虎尾鎮打造為國內具環境韌性與人文特色水岸的示範場域。
工程規劃包括延伸虎科大體育場,建置「河濱運動平台」、與校方合作「食農教育區」推動永續農業,以及具備防洪與濕地生態功能的「青埔分洪道」與「草生地景」。
另有提供民眾休閒賞景的「綠色大階梯」與可作社區活動空間「多功能大草坪」。
此外,場域內將廣植多樣喬木、灌木與地被植物,打造人與自然共融的友善水岸環境,為北港溪沿岸注入新的生命力。
張校長說,此次計畫有許多第一,它是第一個國際標、第一次委託大學。身為被委託的學校,虎科大則是國內第一個成立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處學校,也體現學校對永續發展的重視。
對虎科大來說,很榮幸能參與此次計畫,也期待未來虎尾堤段不僅是雲林縣的景觀區,也是社區共同活動、親水的場域,學校將從各方面共同經營,持續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指出,偉大的城鎮都有一條著名的河川,河川的文化生活會與這條河息息相關,以往的生活型態或許會把河川作為防風、防水用途,但現今我們要讓河川與城鎮、大學結合在一起。
王副署長表示,北港溪與虎尾科大相鄰,此處有糖廠,是居民賴以生存、產業賴以發展的地方,同時有廣闊的嘉南平原,也有優秀的大學。
他希望透過水岸的縫合,讓河川能夠再生,也希望北港溪會成為臺灣最美麗且最具代表性河川。此次與學校結合,北港溪河川地也會成為學校未來推動ESG的活動場域。
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怡帆說,「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計畫」是全國第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且具示範性質的行政計畫。
賴清德總統政見提出「均衡臺灣,在地希望」,發展台灣六大區域產業,提出地方基礎公共建設的均衡,其中水與環境相對重要。
陳副執行長指出,行政院今年4月成立「水及流域永續」推動小組,將進一步結合各部會資源,包括內政部、經濟部、農業部與環境部等,跨部會來提出面對極端氣候的調適方案與推動。(圖/虎科大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