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雲林全運會
東海之夏
嘉義市防災資訊網
拒售菸品喬裝測試
114雲林全運會
旅讀水林狀元村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雲菁人才培育年
嘉義市購物節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業配廠商

〔記者林碧珠永靖報導〕「好食好事基金會」年度盛事的「食農創生訪視」,114年度已順利落幕,基金會感謝鄉親關心和支持。



「好食好事基金會」於2022年推出「食農創生計劃」,強化返鄉青年和在地創業團隊營運能力,給農村產業注入全新活力,經四年努力,計畫不但協助28家在地青年創業團隊,也帶來累積性成果,完成84次專屬輔導,舉辦360人次培訓課程,協助團隊募集超過489萬元,資金達成率226%,數字背後不只是亮眼成績單,更是年輕人實踐夢想具體印證。


「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會支持,每年在各地甄選具潛力團隊,給予系統化輔導,好事基金會董事長楊瑞昌強調,計畫價值不僅是單點支持,而是創造一個共創的生態圈,凡是好食好事食農創生計畫團隊,皆能透過經驗交流、資源整合,節慶行銷組合禮盒,讓地方特色被看見。


楊董事長說,計畫推動過程中,浮現出值得注意的趨勢,即世代傳承正在發芽,越多年輕一代願意返鄉接班,為傳統產業注入創新思維。


基金會說,百年品牌的「新和春醬油」,第三代青年加入後逐步導入標準化管理和品牌行銷,讓傳統工藝用現代語言被理解。


「路葡萄莊園」,透過自動化溫室和觀光體驗,打造別具特色的葡萄隧道,成為吸引遊客亮點。


雲林的「順成油廠」,以品牌再造結合食農教育,讓百年麻油產業和地方商圈緊密連結,延續產業價值。


基金會說,案例顯示,「農業已不再只是單一產業,而是融合家族、文化與土地的綜合體」,當青年願意返鄉接手家業,農村就擁有源源不絕的新希望。

 

基金會指出,今年「食農創生計畫」以「食農新四力」為主題,歷經六個月紮實輔導,協助團隊從產品思維、經營策略到品牌推廣,最終完成產品銷售循環。


有八組團隊脫穎而出,涵蓋百年工藝、智慧農業、品牌再造與跨域合作,包括1、彰化:風灣的船、番挖水耕農場、新和春醬油、路葡萄隧道農場。2、南投:泉發製茶廠、上安香菇農場。3、雲林:順成油廠、李記烏魚子。這些團隊不僅在技術上持續突破,更在行銷與經營模式上展現企圖心,為地方產業帶來源源活水。

分享

興達電廠爆炸引發能源正義爭議陳其邁為高雄人叫屈

吳俞螢|眾望所歸,玉里協天宮董事長,當選中華國際關帝宏揚協會第一屆東區聯誼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