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世界第三毒」僧帽水母去年5月在高雄市彌陀漁港海岸光廊螫傷2名男童,最近又在西子灣沙灘出沒,海洋局緊急張貼公告提醒遊客小心。
海洋局指出,西子灣南岬頭沙灘近日發現僧帽水母,已要求保全加強巡邏、清潔人員持續留意、清除,呼籲遊客到南岬頭沙灘賞景時避免靠近水域,不要碰觸疑似水母的生物,以免發生危險。
僧帽水母在台灣4月到7月是繁殖期,被螫到的劇痛不輸給蜜蜂,毒素可能滲入淋巴結,一旦造成過敏反應,嚴重可能致命。
海保署的「台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資料顯示,台灣岩礁環境常見僧帽水母漂於海中,觸鬚有充滿毒素的刺細胞,人類若碰觸會造成劇痛,傷口會有紅色鞭痕,毒素可滲入淋巴結而造成更深入的痛楚,若擱淺在沙灘,對泳客可能造成大量傷害。
去年5月19日下午,1名婦女帶5名孩童到彌陀漁港海岸光廊遊玩,下水2名男童被水母螫傷,送醫後查詢懷疑是僧帽水母。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