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獻海軍|情誼四十載——航海學校41週年同學會,左營再聚首!


41年前,一群年僅15、16歲的青少年選擇與眾不同的成長路,做出當時同齡人難以想像的抉擇——放下書本、離鄉背井,投筆從戎加入海軍航海學校,從此與浩瀚海洋結下不解之緣。他們是民國73年畢業的海軍航海學校,懷抱對海軍的熱忱與對未來的憧憬,在左營的海軍航海軍事校園中磨練意志、鍛鍊體魄,為日後的軍旅生涯奠定堅實基礎,兩年後,部分同學進一步進入軍官學校深造,多數則分發至各型海軍艦艇與岸勤單位,為國家海疆貢獻青春歲月。



兩年的密集訓練後,多數則投入部隊,分發至各型艦艇或岸勤單位,在東、南沙、西太平洋、台海前線奔波,為守護國家海疆默默奉獻青春。航海技術、戰鬥準備、值更演練,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鍛造出堅定不移的軍人氣魄。
這批航校菁英服役數十年,有人十多年即轉換跑道,投身社會經濟發展;科技或製造產業,為臺灣經濟打拼;亦有少數堅守軍旅至退休,如陳怡明同學,服役32年,歷任教官、督導職務,始終以海軍為志業。孫松榮同學亦服役達31年,兩人皆表示:「海軍教我們的不只是技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榮譽。我們也努力將這些價值觀傳承給後進,盡力給年輕一代,讓海軍精神代代不息。
41年後的5月3日,這群昔日的海軍少年們再次回到他們成長、蛻變的起點高雄左營。他們在軍校附近一間熟悉的餐廳舉行畢業41週年同學會,四十多年來的軍友情誼從未間斷。多位同學偕配偶出席,席間笑語盈盈、氣氛熱絡。有人帶來昔日訓練照片、艦隊合影,有人談起當年夜航值更、戰備演習的驚險,也有人分享退休後經營小企業或成為阿公的人生樂趣。
「這不只是同學會,更像是一場榮耀回顧與情感加溫的儀式,」一位同學感性地說。「從青澀少年到白髮熟男,我們用41年的歲月詮釋了什麼叫做一輩子的戰友。」
這場同學會不只是對過往的懷念,更是對彼此生命歷程的致敬。軍中的袍澤之情不因退伍而消逝,反而在歲月的沉澱中愈發濃厚。他們用行動證明:青春獻給了軍隊,回憶與友情則陪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