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碧珠永靖報導〕彰化成美藝廊與全球同步展出台灣首次參加的「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
成美說,來自全球逾30個國家的「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正式啟動,台灣今年首次參與,展覽會場也首度落地彰化,由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TABA)策劃,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支持,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在成美藝廊同步開幕展出。
大展見證植物學藝術傳遞的環境意識和文化傳承,開展邀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長胡哲明教授、農業部林試所長曾彥學和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等產、官、學來賓和海內外熱愛植物藝術的愛好者參與。
成美指出,「BAW2025」是橫跨五大洲、30多國植物學藝術協會合辦的全球展覽計畫,參加國家有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印度、日本、墨西哥、美國和台灣等30餘國,每一國皆以「遺產作物」為主題,藉藝術創作,呈現植物多樣性、文化價值和生態重要性。
台灣展區以「客家作物遺產」為策展主題,聚焦在與客家文化緊密相連的農作物,如艾納香(大風草)、鼠麴草、高粱、花生、龍眼等,由36位藝術家,歷時兩年創作的82件作品,涵蓋水彩、色鉛筆和數位媒材等多樣技法,細膩描繪作物樣貌和文化意涵,展現植物學藝術融合自然觀察和文化記憶獨特魅力。
台灣植物藝術家協會(TABA)積極推動植物學藝術普及深化,創會理事長暨本次策展人陳安瑾回憶說,「2019年在成美藝廊舉辦個展,多年來致力於培育創作者和推廣植物美學,並持續在社區大學開設課程。
全球同步參展,陳安瑾說,為推廣台灣植物藝術的重要突破,展覽地點選在成美藝廊,更賦予展覽深層意義。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慧珊表示,成美藝廊於1998年創立以來肩負著縮短城鄉差距的使命,讓藝術在地方落地生根,這次展覽,匯聚全球30國作品,從永靖出發,讓台灣植物藝術被世界看見,也讓地方與國際連結。」
展覽從5月9日展至6月24日,根據TABA歷年展覽數據推估,本次展覽預計吸引超過3000人次觀展,誠摯邀熱愛藝術、關心土地和生態永續民眾共賞,感受畫布上來自土地深處的文化生命力和環境關懷,更多展覽詳情,請關注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nghsinhedefoundation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