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雲菁人才培育年
嘉義市購物節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針對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指大湖口溪倒灌主因是缺乏閘門,雲林縣政府今天(5日)表示,五河分署的說法是「見樹不見林」,淹水主因在於五河分署今年在上游加高堤防高度,導致外水容量增加,卻未同步提升下游既有防洪設施,上游水位提高,因而加重河水透過雨水下水道從人孔倒灌,造成斗南地區嚴重淹水。
 
雲林縣政府強調,願與五河分署通力合作,全盤檢討改善防洪措施。
 
縣政府表示,斗南G幹線下水道箱涵在101年即已設置,即使去年凱米颱風雨量超過日前豪大雨,但周遭河水倒灌也沒有比今年嚴重。
 
此情況顯示,五河分署認為大湖口溪倒灌主因是缺乏閘門的說法,並無法充分解釋淹水原因,且有誤判誤導之虞!
 
8月4日豪大雨造成斗南地區多處淹水,尤其在大湖口溪旁的建國三路附近最為嚴重,縣長張麗善立即會同立委張嘉郡及斗南鎮長沈暉勛等人到現地了解情形,並在第一時間展開淹水原因調查並評估改善方案。
 
縣政府指出,經縣府現地調查並蒐集分析相關水路資料發現,冒水人孔銜接至雨水下水道G幹線,經由南昌西路於仁晟橋下方排放至大湖口溪,下水道箱涵與仁晟橋共構,101年仁晟橋完工當時即未設置水門及抽水設備。
 
縣府表示,大湖口溪近2年已完成整治,符合25年防洪保護頻率,且因去年凱米颱風溢淹,今年5月於鐵路橋上游完成大湖口溪局部段護岸加高,提升保護標準,確保大湖口溪水位不溢堤。
 
但在極端氣候豪雨情況下,也使大湖口溪水位提得更高,在下游沒有同步提升防洪措施狀況下,水位壓力使雨水下水道水加劇倒灌,造成人孔冒水淹水現象。
 
縣府建議面對極端氣候,治水需有更宏觀、全面性思考,縣府願與五河分署積極合作,系統性改善雨水下水道出口段水門及抽水設備建置工程的設計,以防止極端氣候下倒灌的情形發生。
 
同時在沒有重力排水條件下,將市區的水以抽排方式排入大湖口溪,搭配五河分署現階段研議大湖口溪出口段改善排水路斷面及方向。
 
未來完工後,將可有效使大湖口溪排水更加順暢,並防止倒灌,加速抽排,讓民眾避免淹水之苦!(圖/雲林縣政政提供)

分享

大葉工設系黃郁容,設計的「兼具照明功能充氣式頭盔」作品,取得新型專利。(照片大葉提供)

連日大雨重創雲林林內山區 坪頂道路坍塌成孤島 立委劉建國籲中央加速經費支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