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高雄市114年度第二屆優良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老師「雄新獎」頒獎典禮,今(24)天在鳳山五甲國小視聽教室隆重舉行,現場表揚三位優秀教學支援老師,分別是印尼語施美燕老師、越南語符楚蘚老師、越南語陳黎江翠老師。
三位獲表揚的新住民老師,分別在高雄市多所國中小與高中職擔任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老師,其中,施美燕老師是印尼華人,華語、台語雙語通,她在高雄大學讀書認識學長而相愛,兩人婚後在高雄定居,並用心推廣印尼語,在高雄市多所國中小擔任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老師,不僅自製教具,還善用AI工具,將語言課程化為一場場「文化沉浸式體驗」。
另一位獲獎老師符楚蘚(越南籍),她與台灣籍先生原是在越南的同事,最後隨著先生定居高雄,她說當初擔任新住民語言老師,是因一位學生的越南籍母親不會說國語,為了讓學生與母親溝通,她努力指導學生學習越南語,也鼓勵媽媽學習國語,她深覺母語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橋樑。
來自越南的陳黎江翠老師,初到台灣曾面臨語言、文化與家庭的重重挑戰,因隨著同事丈夫從越南返回高雄定居,讓她同理了新住民子女的處境,一步步與孩子走過學習過程。
高市新住民語文課程在國中小廣泛開設,包括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與柬埔寨等七國語文,今學年度有71位優秀的教學支援老師繼續深耕校園,推廣各國語言與文化,獲表揚3位老師都說學習新住民語言並不難,鼓勵大家多聽、大聲與勇敢唸出來就會進步。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