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特派員陳信利/嘉義縣報導】2025天下城市高峰論壇今天(29日)在台北微風南山藝文展演中心登場,嘉義縣長翁章梁以「從傳統農業到智慧科技-跨世代轉型之路」為題發表專講,分享嘉義縣以智慧科技助攻農業,加速智慧農業應用,為農業發展帶來創新轉型。
縣長翁章梁表示,極端氣候影響日益顯著,農作物遭受颱風、雨害、旱災及高溫等侵襲,再加上少子高齡化衝擊農村生產力,說明農業無法靠過去經驗因應,必須依賴科技工具提升生產效率與穩定性。
翁縣長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智慧農業補助,涵蓋無人植保機、微型氣象站、土壤感測器、大氣感測器等項目,整合過去成功案場經驗,導入技術成熟的模組化方案,提升農民應用能力,並降低導入成本,強化生產管理精準度。
他也分享智慧農業應用,包括咖啡園建置智慧化農業設備,透過溫濕度監控、土壤感測器與遠端控制系統,咖啡農得以即時掌握環境資訊,產量提升10-20%,接連種出得獎咖啡。
另智能水稻管理系統結合遠端控制水位計與間歇性灌溉技術,透過鏡頭和遠端控制,使倒伏率降低20%,並提高稻米收成10%,農民在家就可以巡田與操作田間灌溉。
在禽舍管理方面,透過環境感監測搭配智慧控制、智慧影像磅秤,1人每天2小時就可照料2萬多隻紅羽土雞。
白蝦養殖業者則導入水質監測、智能電箱和水下攝影等設備,透過手機APP能夠即時監控水池數據、調整水車運作,節省2到3成用電,提升2成以上存活率。
翁縣長指出,嘉義縣也積極培育農業人才,設立「國本學堂」開設智慧農業課程,涵蓋感測器應用、灌溉系統操作、數據解讀到行銷策略,幫助農友從零開始學習新技術,並深化農業知識。
國本學堂已培育639位學員,其中卓越班更培養出66位標竿學員,積極向後輩傳授經驗,嘗試新面向突破,解決缺工問題。
翁縣長強調,智慧農業是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嘉義縣正在轉型路上,透過農業升級與導入科技產業,也創立「嘉義優鮮」品牌,整合小農產品,將在地農產推向國際。
未來10年將是「嘉義縣黃金10年」,縣府團隊將全力促成嘉義轉型為「農工科技大縣」!(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