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縣延平鄉武陵村的布農族獵人們8月31日齊聚部落祭祀廣場,氣氛莊重而熱烈。在部落耆老邱武雄、胡福山等人的見證與授予下,45位歷經數個月專業訓練的獵人,正式接過屬於他們的狩獵證書。這不僅是對個人技能的肯定,更象徵著全體族人的信念,共同為狩獵自主管理、永續利用山林資源的樹立全新里程碑。



這場由武陵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狩獵證頒證儀式」,是部落推動狩獵自主管理的重要成果。持有證書的獵人們共同承諾,將恪守部落狩獵公約,擔負起巡守傳統獵場、監測獵物數量的責任,為恢復原住民族傳統狩獵文化與維護生態環境貢獻心力。典禮中更安排了鑽木取火與射擊比賽,邀請來賓與親友同樂,現場氣氛熱絡歡樂。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吳昌祐分署長受邀觀禮時指出,武陵村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便凝聚全村共識,辦理多項狩獵自主培訓課程,讓完訓且獲得認可的族人們取得這張代表新時代獵人精神的證書,實屬不易。他也期許未來能與部落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與部落共同合作來守護山林。



武陵村於113年加入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的行列,在分署及受託團隊的陪伴輔導下,部落領袖積極成立獵人團,迅速獲得全村支持並制定狩獵公約。計畫執行一年內,便吸引了村內超過九成的獵人加入,成員年齡橫跨七旬耆老至18歲的年輕族人,獵團成員除精進傳統狩獵技巧外,更積極參與射擊、野外急救、自動相機操作及獵物回報等多項現代科學管理課程,其成果深獲耆老肯定,最終決定為每位成員授予這份象徵榮耀與傳承的狩獵證。
本次獲頒證書的45位獵人中,有4位女性成員,突破了布農族的傳統框架,為部落注入了新的活力。女獵人胡淑嬌表示:「希望自己也能為傳統狩獵文化傳承及守護山林資源盡一份心力。」,她不僅完成了所有課程,積極參與巡守的態度更不亞於任何男性成員。獵團隊長王克強則強調,成立獵團不只是為了打獵,更是要把部落的心重新凝聚起來,攜手維護山林資源與環境。看到從18歲到70歲的族人都願意投入,這就是傳承。未來,獵團幹部們將規劃更多元的課程,讓武陵獵人的智慧與技能,融合傳統文化素養與現代科學知識,進而代代相傳。
臺東分署指出,目前臺東縣已有崁頂村與武陵村兩個部落成功推動狩獵自主管理示範計畫,並完成狩獵證的頒發,期許未來能將公私協力的管理模式持續推廣至更多部落,共同守護臺灣珍貴山林,並確保原住民族文化的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