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節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東海之夏
嘉義市防災資訊網
拒售菸品喬裝測試
114雲林全運會
旅讀水林狀元村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雲菁人才培育年
嘉義市購物節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記者周為政彰化報導〕「台灣復健醫學研討會」由彰基醫學中心主辦,與會醫界朋友聚焦「痙攣治療」新趨勢。


彰基說,肌肉痙攣常見於「腦中風、腦外傷、腦性麻痺或脊髓損傷」患者,不僅讓復健進展受阻,也讓日常生活和照護變得更困難。


推動最新醫療策略和臨床經驗交流,台灣復健醫學會在彰基醫學中心「蘭大衛國際會議廳」舉辦「114年度期中學術研討會」,以「痙攣治療面面觀」為主題,由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和彰基復健醫學部合辦,焦點涵蓋藥物、手術和新興儀器治療,展現跨專科最新進展,促進臨床醫療和產業對話合作。


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蔡文鐘感謝彰基,提供優質蘭大衛國際會議廳作為研習場地,也肯定彰基復健醫學部在廖淑芬部長的領導,對整體流程進行細心規劃和協助。


蔡理事長說,研討會以「肌肉痙攣治療」為主題,探討腦中風、腦外傷及脊椎損傷患者常見的痙攣問題,透過肉毒桿菌素注射、體外震波治療和經顱磁刺激等治療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狀況,幫患者重返家庭和社會,提升生活品質。

彰基醫療長劉森永說,英國宣教師蘭大衛醫師於1896年創立彰基醫院,1965年由美籍易德和姑娘成立物理治療部,1985年成立復健科,1992年通過衛生署評定為復健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奠定專業基礎。


劉醫療長說,近年來復健醫學部持續擴展,包括兒童復健和心肺復健等次專科,展現全面、專業且具前瞻性照護模式。



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痙攣治療經驗,包括:1、肉毒桿菌素治療(彰基復健醫學部黃婉綺醫師)。2、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副教授楊翠芬)。3、選擇性背根神經切除術(林口長庚醫院神外科林子欽醫師)。4、震波治療(台大復健部教授梁蕙雯)。5、經顱磁刺激,(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副主任陳靖倫)。6、超磁場治療(中山附醫中興分院長林傳朝)。


北榮復健醫學部楊翠芬副教授說,「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係針對神經疾患合併嚴重肌肉痙攣的重要治療方式,適用於腦性麻痺、腦中風、頭部外傷和脊髓損傷等各種神經疾患,治療方法是將小型幫浦裝置植入病人腹部,長期慢慢給藥,基本上病人僅需3到6個月,回來補充藥物即可,這項治療已是目前國際治療肌肉痙攣的主流。


彰基復健醫學部長廖淑芬表示,趁研討會機會,讓大家認識南投、彰化、雲林唯一醫學中心的彰基醫院,此次「痙攣治療面面觀」研討會主題,要讓大家知道除最基本復健治療、副木和輔具外,還有其他介入性治療及一些新儀器可以改善痙攣部份,彰基復健醫學部可提供各種諮詢。


彰基強調,痙攣治療為復健醫學臨床課題,涵蓋腦中風、腦外傷、腦性麻痺及脊髓損傷等,病患常因張力過高,影響復健成效,造成日常照護困難,攸關患者和家屬日常生活,有效改善痙攣(高張力情況),可提高復健成效,改善患者與家屬生活品質。

分享

鄉鎮環保生力軍---清運車、機具「大閱兵」 許淑華縣長「校閱」後撥交鄉鎮市

中油煉製事業部贈30台再生電腦給高雄五林國小支援學童數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