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煙火節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光影夢境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業配廠商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近日成功搶救一名患有「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新生兒,並於手術後順利康復出院。院方為分享這起珍貴的醫療成果與團隊合作精神,今天(15日)舉辦記者會,康復的2個月大男嬰在媽媽懷中和醫療團隊一起切蛋糕,象徵「生命重生與希望延續」!
 
院長馬惠明表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近年積極打造醫學中心等級的兒科醫療陣容,讓雲林兒童享受零距離、零落差的優質醫療服務。
 
2024年,院方特聘世界級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權威王主科教授,使中部以南地區需要心導管介入治療的兒童能接受世界級水準,同時減輕父母北漂奔波負擔。
 
今年更是睽違5年後再有小兒外科醫師進駐,小兒外科專長陳永信醫師於8月到任,剛上任即完成一例出生即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缺損」的新生兒緊急手術,成功守護幼小生命,展現雲林分院急重症及兒童外科專業能量。
 
今年8月,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體重2760克,產檢無異常,卻在出生後不久後出現喘鳴與呼吸費力,因嚴重呼吸困難緊急會診小兒科。經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大型後外側先天性橫膈膜疝氣,腹部器官異常移位至胸腔。
 
小兒外科陳永信醫師於男嬰出生後第三天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小腸、大腸、脾臟、腎上腺及腎臟移位至胸腔,左肺發育不全,但器官未出現缺血或壞死。
 
醫師以縫線修補橫膈膜,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男嬰在小兒科團隊密切照護下逐步康復,2周後順利出院。
 
陳醫師指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為罕見疾病,每2000至5000名新生兒中約1例。若未及時處置,可能造成肺發育不全與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3成,治療需仰賴新生兒加護病房支持與手術密切配合。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屬於少見的先天性疾病,此病導因胚胎發育過程中橫膈膜未完全閉合,導致腹腔器官移位至胸腔,壓迫心臟與肺部,造成肺發育不全和呼吸衰竭。雖然死亡率較高,但早期診斷及手術處置可顯著提高存活機率。
 
陳醫師說,治療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關鍵在於「先穩定,後手術」。若產檢未能及早發現,嬰兒往往在出生後即因呼吸衰竭與低血氧才被診斷,病情更為危急。
 
他強調,本案例能順利康復,歸功於跨科別團隊的緊密合作,以及新生兒加護病房密集照護的重要性。
 
外科部主任陳克誠表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小兒外科團隊今年成立,致力於為雲林地區的孩童提供更全面且專業的醫療照護,包括一般小兒外科手術、新生兒急重症處理、肝膽腸胃手術等。
 
醫院提醒民眾,若家長對孩童健康有疑慮,應儘早求診,確保孩子的健康發展。
 
小兒部主任林杏佳指出,目前小兒部有7位兒童重症醫師,包括3位新生兒科次專科醫師和4位兒童心臟相關次專科醫師。
 
此外,還涵蓋肝膽腸胃科、過敏免疫風濕科、神經科、血液科、感染科,以及稀少的內分泌與遺傳次專科醫師。在兒科領域10個次專科中,已涵蓋9個,規模與完整度在縣內獨具優勢。
 
院方也正在進行新生兒加護病房整修工程,預計增設兩床,以強化急重症收治能量,並持續完善婦幼醫療環境。
 
院內為了照顧更多鄉親,提供24小時新生兒外接服務,並增加兒科醫師第一線急診服務時段,平日下午1點至晚上11點,周末及國定假日上午8點至晚上11點,提供小兒急診照護。
 
馬院長強調,這起案例不僅代表醫療專業的突破,也象徵院方持續深耕雲林,守護每一位新生兒與家庭的承諾,相信團隊的不懈努力,能讓雲林分院的婦幼醫療品質再升級,成為父母最可靠的後盾!

分享

國際獅子會300D-2區幫「伯立歐建家園」舉辦募款餐會。(照片伯立歐提供)

高市府指大坪頂烏龍爆料要求柯志恩道歉柯指源頭出自環保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