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YOUNG三條崙
頭城煙火節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光影夢境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第四屆「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今天(25日)兩天隆重登場,今天下午率先由縣長張麗善與書法名家等人揮毫揭開序幕!
 
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縣議員李明哲、顏忠義、游淑雲、以及榮獲雲林文化藝術貢獻獎-書法水墨大師陳玄茂、阮威旭、高惠芬、盧彩霞等人共同寫下「西螺大橋藝展風華」,為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寫下最好的演繹與祝福。
 
張縣長並於接力長卷上寫下「雲林真好」4字為雲林祝福,現場人潮絡繹不絕,為活動揭開典雅又富底蘊序幕。
 
晚間開幕節目融合傳統武藝、詔安文化、年輕創新等元素,精彩萬分,適逢光復節連假,西螺大橋下湧入超過10萬人潮,為西螺米醬小鎮的夜晚妝點得璀璨又熱鬧!
 
書法揮毫活動將西螺大橋化身為書藝共演的舞台,從第二拱延展至第十拱,長達數百公尺長的宣紙鋪展開來場面壯觀、氣勢磅礴。
 
除了雲林縣藝術家參與,更有來自台北、新北、台中、彰化、南投、嘉義等地及線上報名藝文愛好者共約400位藝術家,齊聚橋上並肩揮毫,以毛筆灑下祝福,展現傳統書藝之美。
 
張縣長表示,今年是西螺大橋通車72週年,也是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邁入第4年,在今明兩天熱鬧登場,邀請本縣及多個縣市多個藝文團體,約400位書法水墨畫藝術家齊聚西螺大橋上揮毫,與文化歷史悠久的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相輝映,晚間更有精彩節目演出。
 
明天則有雲林、彰化兩縣30間宮廟上千名信眾,匯集於西螺大橋16拱進行會香團拜儀式,搭配精彩煙火施放,邀請全國鄉親一起來共襄盛舉。
 
張縣長說,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不僅是一場節慶活動,更一場跨世代的文化對話,讓更多年輕族群重新認識地方文化。
 
活動已連續兩年榮獲美國IAA缪思創意獎文化類與節慶類雙金獎,不僅肯定縣府團隊在文化行銷上的努力,也展現出「傳統與現代共舞、在地與國際接軌」的精神,讓文化不僅深耕在地,更勇敢走向國際,讓雲林被世界看見。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西螺大橋不僅是南北交通要道,更是串聯在地記憶與文化情感的重要軸線。
 
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自2020年舉辦以來,持續以歷史、信仰與藝術為核心,深化地方認同,並結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2.0計畫」,推動西螺地區文化資產修復與再利用為後盾。
 
同時擘劃「雲中文化觀光廊帶」,以西螺大橋為起點沿著145線到北港,形塑台版宗教朝聖大道,藉由西螺鎮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實踐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轉化並行的永續發展模式。
 
陳處長表示,除今天下午的400位藝術家書法揮毫活動外,今晚開幕式則融入詔安客家文化特色,邀請在地西螺鳳山館帶來精彩武術表演,為本次活動注入傳統武藝的磅礴氣勢,開幕式現場以火把點亮夜空,祈求活動圓滿順利。
 
晚間精采表演輪番上陣,「禾一文化傳承舞團」以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炫光官將街舞揭開序幕,緊接著齊天戰鼓帶來震城演出,「搖滾宮主」賴銘偉結合宮廟文化熱情與搖滾音樂奔放風格,唱出具在地精神的音樂能量。
 
「雲火INFERNO 火舞團」則以火焰與舞蹈交織,打造夜空中最炫目的視覺饗宴,壓軸登場的「草屯圈仔」以台語嘻哈帶動全場氣氛沸騰。
 
明天26日活動亮點,有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北港老塗獅接駕演出,晚間重頭戲由西螺福興宮號召雲林、彰化兩地近30間宮廟上千人,匯集於西螺大橋16拱大會香團拜儀式。
 
明天晚間壓軸登場300秒高空焰火秀,現場還有由西螺鎮農會及雲林肉品市場所提供的免費貢丸湯與滷肉飯限量500份,誠摯邀請大家前來共裏盛舉,一同感受雲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節慶魅力。

分享

16頭目村長集體陳情|卓榮泰重返光復災區視察,馬太鞍部落要求集體中繼屋安置!

雲林國際農機展開幕 縣長張麗善:以智慧科技與減碳行動開創永續農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