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縣長張麗善今天(13日)於縣議會大廳接受斗六市民生南路商圈自救會陳情,自救會向張縣長反映希望終止斗六市公所在民生南路施做人行步道工程,避免影響交通安全與商家生計!
誠信聯盟政團陳永修議員也在總質詢表達對本案的關心,張縣長答詢表示,該路段人行步道設置由斗六市公所主責辦理,這次收到自救會陳情後,會加強與公所協調,共同討論符合各方需求的結果。
斗六市公所針對民生南路商圈業者陳情意見回應強調,本案自規劃以來即秉持「還路於民、保障安全、兼顧商業發展」的原則推動,並持續與市民充分溝通,並非單方面決策。
民生南路商圈自救會召集人蔡明錡等業者表示,民生南路商圈交通以機車及汽車為主,人行步道設立之後,將直接壓縮車道空間,提高車輛通行危險性,消費者停車更加困難,直接影響店家生計,進而造成商圈衰退。
陳情業者們希望透過這次遞送陳情書給張縣長,表達支持增建停車設施空間,以及反對興建民生南路人行道的立場。
張縣長說,人行步道設置是中央積極推動的政策,在道安會報中也多次提出人行道設置要因地制宜,考量地方基本交通條件。
尤其最近縣府在學校周圍設置人行步道,是將圍牆向校園內退縮來建置,避免占用到原有路面。
因此基於雲林在地交通特性,必須綜合考量建置行人步道後,是否會危及交通安全與影響周邊商家住戶出入。
張縣長指出,民生南路人行步道由斗六市公所向中央申請建置,相關工程由斗六公所主責,會與市公所再進行討論,在顧及人民權益與交通安全下,共同達到各方滿意結果。
陳永修議員質詢期望縣府能與斗六市公所協調,在工程建設推動與地方民意間取得平衡點。
張縣長回應強調,目前已著手規劃民生南路商圈停車場建設,未來將盡最大努力與斗六市公所協調,待停車場完成後再建設人行步道,以降低對在地商家衝擊。
陳情召集人蔡明錡表示,斗六市公所提出「民生南路人行道改善計畫」,預計縮減車道、建置人行道以擴大人行空間。但民生南路沿線商家,對此計畫深表憂慮與反對!
陳明錡等人說,民生南路商圈是斗六市重要的交通要道與商業動脈,每日人車往來頻繁。若貿然縮減車道、改建人行道,勢必造成交通壅塞,外送車輛與消費者停車更加困難,直接影響來客數與營業額。
以目前多數店家依賴臨停客源的實際情況,車流順暢與停車便利是商圈活力的關鍵。
蔡明錡指出,他們並非反對改善行人安全,但認為應採取更務實作法,例如加強行人號誌管理、改善路面標線標誌鋪設或設置彈性分隔設施,而非以減少車道與停車空間為代價。
商圈業者共同呼籲斗六市公所及縣政府,在推動公共建設前應充分溝通、進行實地評估與民意調查,兼顧交通流量、商業發展與行人安全,尋求多贏方案,而非單方面推行政策,讓長年經營的店家承受沉重衝擊!
斗六市公所針對民生南路商圈業者對「民生南路人行道改善計畫」回應表示,目前市公所已召開第一次說明會,並將蒐整市民、店家意見,評估納入後續設計中。
完成設計送內政部國土署審核之時,也會再次召開第二次說明會,讓店家、市民更清楚知道設計情況,並於工程施工前,召開第三次說明會,說明施工計畫,影響範圍、時間,確保計畫內容符合民意與實際需求。
「陳情人指『縮減車道』的說法並不正確!」市公所強調,實際計畫依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導採「車道瘦身」,車道寬原本每側3.7公尺改為3.2公尺,汽車車道僅縮減0.5公尺。
透過車道寬度及路肩調整,不僅在視覺上能讓駕駛不敢開太快,還能讓道路兩旁騰出空間增設人行道及停車空間,有助於提升交通安全性。
此外,道路優化後的停車格數量預計將比現況更多,停車便利性不減反增。
市公所說,陳情民眾建議加強號誌管理、改善標線鋪設等措施,市公所完全認同。這些改善與人行道建置並不衝突,將一併納入整體規劃。
市公所強調,沒有安全、完整的人行空間,行人安全無從保障,因此推動人行道是城市進步的必要行動!
市公所將會考量店家需求,人行道寬度將採最小寬度1.5公尺進行設計,其餘留設停車空間使用。
改善後的路面設計不僅維持車流順暢,並將提升整體環境品質。人行道完善後可吸引更多人潮停留,帶動商圈經濟活力。
此外,市公所也已向縣政府爭取「柚子公園地下停車場」建設,目前已召開第一次說明會,未來將有效紓解周邊停車壓力,對民生南路整體發展具有正面助益。
斗六市公所重申,「還路於民」是市政推動的重要目標。未來將持續以民眾安全為首要考量,平衡交通、商業與城市發展,打造更安全、便利與宜居的城市環境。
報社資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