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於11月20日至25日前往馬來西亞居鑾,由師生參與「2025居鑾鐵道節(Kluang Rail Festival)」,執行「2025年USR國際交流及國際永續志工蹲點考察計畫」,以行動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目標。
雲科大校長張傳育表示,此次參與居鑾鐵道節不僅是USR國際實踐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該校在青年志工蹲點的發展與持續跨越國界、以行動實踐永續理念的精神。
張校長說,未來雲科大將持續深化USR國際夥伴關係,秉持SDGs精神,透過教育、研究與志願服務的結合,推動臺馬兩地在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領域的長期合作,邁向共創美好未來的願景。
活動中並由雲科大永續中心主任林沂品,代表該校與馬來西亞地方創生組織「PLab地方創生實驗室」簽署「國際永續志工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跨國社會實踐、青年志工交流及永續教育推廣。
林主任指出,「2025居鑾鐵道節」是一項融合國際論壇、專題研討會、跨域工作坊、鐵道主題展、地方創生市集與鐵道紀錄片放映的國際性文化盛會,於居鑾鐵道遺產公園舉行。
活動以「鐵道再生‧串聯未來」為主題,強調鐵道文化遺產活化再利用的重要性,透過藝術、文化與社區共創設計,推動地方發展與國際連結,吸引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台灣及中國等地的專家學者與地方創生組織共襄盛舉。
雲科大永續中心師生於活動期間,參與國際論壇、地方DNA工作坊及鐵道市集策展,展現台灣在USR推動與永續實踐的多元成果。
論壇中由該校數位媒體系張文山教師代表發表專題演講,分享USR計畫在社區再生與跨域合作的實踐經驗,並與國際夥伴探討教育、文化與地方永續的合作模式。
地方DNA工作坊則聚焦於「地方創生」,以雲林斗南火車站(斗南七號倉庫)鐵道故事為素材,展開地方特色文化與低碳生活圈的發展對話。
此外,雲科大永續中心於鐵道市集中展示多項該校USR合作成果,推廣台灣地方文化與設計品牌,透過互動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創生與永續實踐的能量。(圖/雲科大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