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健康學習平台
口腔
嘉義優鮮
運動i臺灣 雲林動起來
雲林首次篩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虎尾科技大學與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為維護海洋生態永續發展,5月8日簽署「台灣白海豚無人機與校園合作調查計畫」永續行動備忘錄,將以尖端無人機飛控技術,投入台灣海洋一級保育類「白海豚」生態路徑追蹤,共同守護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棲地位於台灣西部沿海,每年適逢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海面能見度大幅提升,又稱「媽祖魚」。
 
因沿岸工業發展棲地遭受破壞,白海豚數量銳減,已被列為台灣海洋一級保育類動物。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虎科大永續行動的特長,在於發揮工程類科專業,提供當前環境議題所需的科技開發和應用,從而讓學生在計畫參與中,培養維護永續環境的素養和專業。
 
本次虎科大以無人機參與永續行動技術開發,落實海洋保育,將由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白海豚海洋生態調查資料,虎科大開發無人機追蹤系統。
 
共同從海洋生態中辨識白海豚並進行追蹤與棲地監測,同時培育計畫所需的白海豚無人機追蹤技術人才。
 
計畫主持人虎科大公共事務組組長張逸品說,虎科大攜手媽祖魚保育聯盟將號召具保育共識的青年學子擔任志工,從「白海豚及其生存環境威脅」建構生態認知。
 
同時逐一以「白海豚空拍經驗」、「白海豚陸上觀測教學」至「無人機整測與實作」進行專業技術與實作訓練課程,培育科研技術與生態保育觀念兼具人才,促進生態永續發展。
 
虎科大飛機工程系系主任宋朝宗指出,以遙控無人機穿越線調查來研究白海豚,可省下船隻費用,還可解決船隻無法進入淺水域的問題,兼具安全與便利性。
 
此外,無人機可在一定距離內跟隨,突破船隻跟隨可能騷擾鯨豚,及陸地觀測其目視追蹤距離短的限制,是非常有利的調查方法。
 
台灣媽祖魚保護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表示,白海豚的科學調查記錄從2002年啟動,歸納這20年來科學調查資料,了解到雲林地區尤其是新虎尾溪口,是台灣白海豚目擊機率最高的區域之一。
 
聯盟今年特地與虎科大合作,希望透過無人機調查,能更具體了解白海豚在雲林海域的棲地利用模式,以提出更好的保育策略,讓白海豚的保育從雲林出發,並且開展到整個台灣西部海域。(圖/虎科大提供;白海豚照:張恒嘉攝/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新聞秘書: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中文通稱為白海豚,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臺灣俗稱「媽祖魚」,是一種背鰭基部隆起的海豚科小型哺乳動物。
 
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偶爾出現在淡水中,如長江、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等。膚色因地域、種群而異,多呈灰白相間的雜色,且帶有深色斑點。
 
中國的種群初生時全身呈深灰色,隨著年齡增長淡化為獨特粉白色,頗具觀賞價值,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遇熱反應,如同人類在燥熱時會臉紅。(文/摘自維基百科)

分享

花蓮像是一條船|5/10日15:45左右搖晃,近日最猛,芮氏規模:5.8。

「2024國慶煙火在雲林!」國慶煙火首次落腳雲林 縣長張麗善:意外驚喜 雲林各界熱烈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