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碧珠大村報導〕時值荔枝細蛾發生期,中區農改場籲請農友及早防治。
農改場說,中部地區荔枝花期已結束,籲請農友把握防治時機,強化果園內荔枝細蛾類害蟲管理,降低害蟲密度,確保收成。
中區農改場說,危害荔枝的細蛾類害蟲,包括中華細蛾(Conopomorpha sinensis)和荔枝細蛾(C.litechiella)等小型蛾類,雖被稱作﹁蒂頭蟲﹂,但其真正喜愛取食的是荔枝果實內的種仁,尤其荔枝尚未成熟,而種仁柔軟時,特別容易遭荔枝細蛾危害。
農改場建議在荔枝落花後25天至30天,即荔枝果實發育至1.5公分以上及果串開始微微下垂時,即可啟動防治。
荔枝細蛾成蟲,白天多隱匿在植株分支、縫隙及陰影處,夜間才飛到果串上產卵,致防治時應針對全株施藥,注意田間衛生、疏枝和落果管理,提高防治成效。
農改場強調,荔枝細蛾類的推薦(含緊急)用藥有:加保利、芬殺松、撲滅松、第滅寧、益洛寧、賽洛寧、賽安勃、亞滅培和賜諾特等9種,提醒農友及早施用藥劑防治,施藥時應正確使用已核准登記藥劑,以達防治效果,並落實藥劑輪替使用,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遵守各藥劑施用後的安全採收期,確保果品食用安全。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