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林雲峰
南華大學
樂齡健康學習平台
嘉義優鮮
運動i臺灣 雲林動起來
慢遊雲林-抽百萬名車

【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將於7月與11月重現該部落特有的「黑米祭」(Tabesengane)與「豐收祭」(Tapakadrawane)。高雄農改場為推動「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計畫,積極針對當地雙黑 「黑稻米」及「黑小米」提供繁殖種原及輔導栽培技術,並與多納部落族人重回雙黑發源地,傳承延續傳統農耕文化,回歸部落傳統祭儀。
 
高雄農改場表示,茂林區屬於魯凱族,包含茂林、萬山、多納等3個部落,當地部落族人所稱的「黑米」有二類,一為黑稻米,另一類為黑小米。在多納部落流傳一個傳說,將黑米奉為水神的種子,在祭典當天,族人進行小米穗編織,稱為 keayi,贈送給心儀的女子作為定情之物。
 
然而近年部落人口外移,剩下為數不多的耆老從事農耕,耕地面積也不斷縮小,黑稻米或黑小米收穫量不足,甚至無法編織成束,更遑論在重要祭典的出現。
 
但部落傳奇故事的獨特性及無可代替性,而且雙黑與部落生活文化相互依存,是奠定讓部落產業傳承發展的基礎,因此高雄農改場積極協助「黑稻米」及「黑小米」復育,回歸部落祭儀。
 
高雄農改場場長戴順發指出,為協助部落雙黑復育,111年起蒐集部落僅存無
幾的珍貴種原並加以繁殖黑稻米259公斤及黑小米12公斤供當地公所及試驗使用。
 
112年回到部落示範黑稻米栽培,利用再生紙蓆減少除草人力,導入手推式播種機輔導黑小米條播栽培技術,植株均較傳統撒播方式生長整齊,且方便田間雜草管理,逐步改善產量偏低的問題,增進族人生產信心。
 
113年在部落導入簡易小型農機改善田間作業效率,自4月4日舉辦祈雨祭典起揭開播種序幕,冀能恢復雙黑種植地景,讓珍貴的雙黑種原回歸部落,並能在今年7月與11月重現該部落特有的「黑米祭」與「豐收祭」。
 
高雄農改場表示,部落面臨耕作者老化,農業技術斷層等問題,讓青壯人口回流,促進文化紮根,需要串聯各方資源與整合部落人力,該場將持續輔導栽培技術及繁殖雙黑種原,促成部落在地青年團體與社區發展協會營運,讓雙黑的種植帶動文化產業永續流傳。

分享

疫情嚴峻還在騙 警民合作成功阻詐

台中市勞工局3月起前進校園設攤 主動協助青年掌握職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