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攜手公平交易委員會,共同舉辦114年「廣告規範實務研習營」,以「詐騙廣告實務與預防」為主題,針對全臺廣告相關主管機關及各縣市負責公平交易法業務之人員進行專業講座。
此次研習課程由南市警局彙整實務案例,深入剖析詐騙集團如何透過網路廣告鎖定不同族群,並介紹其常見手法與詐騙廣告型態。藉由跨領域合作,期盼將防詐意識與識詐敏感度帶入各自工作領域中,讓第一線業務人員在日常執行任務時能即時辨識可疑廣告,有效遏止詐騙行為,進而降低相關案件的發生率。
南市警局分析114年4月臺南市詐騙案件數據顯示,假投資被害案件數及財損金額仍高居各類詐騙手法第一;經分析投資詐騙之手法,仍多以偽裝名人或投資專家的網路投放廣告為開端,透過建立假名人同名粉絲專頁上架臉書、IG,再透過付費廣告方式增加演算法觸及,以文案包裝成公益分享,吸引民眾點擊瀏覽,再加入投資群組社團,對民眾進行詐騙。因此,識別詐騙廣告的警覺性及能力就十分重要,網路廣告資訊多如牛毛,除了不輕易點擊網路廣告連結外,對於廣告內容、帳號真實性、是否為假名人頁面等項目要能謹慎辨別查證,才能避免落入詐團陷阱。
局長林國清表示,打擊詐騙仰賴公、私部門的攜手努力,亦期望民眾持續培養自身防詐敏感度,並可隨時關注165打詐儀錶板網站,掌握各項防詐資訊,如有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10報案電話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以保護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