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台南報導】因應美國近期調升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對以外銷為導向的台灣農漁產業—特別是蘭花與台灣鯛—帶來不小衝擊。面對挑戰,作為全國最大台灣鯛生產基地的台南市,積極協助漁民開拓多元外銷通路,成功爭取來自新加坡的5公噸訂單。台南市長黃偉哲於7月2日前往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出席「台南鮮鯛 新星向榮—台灣鯛外銷新加坡封櫃記者會」,宣布首批台灣鯛正式啟運出口,為台南漁產拓展國際市場邁出關鍵一步。
黃偉哲表示,台灣鯛過去外銷集中在美加及中東,面對美國關稅稅率尚未明朗之下,此次成功開拓新加坡市場,大大提升漁民對外銷市場的信心。面對國際貿易情勢變化,市府將持續推動公私協力與內外銷並進策略,促進台灣鯛產業升級轉型,保障漁民收益與產業穩定,讓台南優質水產品持續在國際舞台發光。
黃偉哲特別提到,今年的新加坡食品展期間,有當地的銷售商,在品嚐過蒲燒台灣鯛後一試成主顧,展覽期間天天來光顧。他認為,這次出口到新加坡的台灣鯛產品包含魚排、帶皮魚片、整條的條凍,適合火鍋及各式料理,還有已經料理好的蒲燒魚腹及炸魚塊,將供應多家新加坡餐廳及超市。
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台南台灣鯛年產量約25,000公噸,占全台約45%,主要分布於學甲、麻豆、下營、六甲及官田。為協助漁民開拓美國以外的外銷市場,先前於端午期間前往新加坡「台灣館」行銷台灣鯛,促成台南市漁產運銷公司與LONGRUNN FOOD PTE. LTD. 龍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於6月24日下單5公噸台灣鯛,訂單金額約新台幣60萬元。
農業局補充,位於將軍漁港的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是推動在地漁產品加工、產銷調節與價格穩定的基地。第一階段開發已於113年完成部分竣工驗收,第二階段則預計今年8月完工、10月底前移交營運。未來年處理量可達一千公噸以上,主要處理品項包括台灣鯛、文蛤、牡蠣、白蝦及虱目魚…等。全區設施亦符合HACCP與GHP標準,導入創新冷鏈技術,成為南部水產品冷鏈物流與加工示範基地。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