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防災資訊網
拒售菸品喬裝測試
114雲林全運會
旅讀水林狀元村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雲菁人才培育年
嘉義市購物節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為保存珍貴歷史資產、活化地方記憶,積極推動歷史建築原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工程。這座日治時期和洋混合日式官舍,不僅是當時西螺地方首長的官邸,更見證西螺政經發展的歷史脈絡。
 
在雲林縣政府爭取到客家委員會2,794萬元補助下,修復工程於去年7月啟動,目前工程進度已達75%,預計今年11月完工。
 
縣政府昨天(14日)舉行詔安客家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地展覽暨上棟式儀式」,參與者有縣長張麗善、縣府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西螺鎮公所主任王明正、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蕭澤梧、西螺生態博物館館長何美慧等人。
 
另有縣議員游淑雲、西螺鎮民代表會副主席廖秀娟、廖庭輝代表、王頤翎代表、楊國寬議員辦公室主任楊君偉、林俊甫主席特助林銘德與來自世界各地國際志工等。
 
透過呂政道建築師及利豐營造工程簡報、工地導覽,帶領眾人深入了解這座建築價值與修復過程,同時重新啟用充滿故事性的泡腳池藝術裝置2.0,為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寫下新的篇章。
 
縣長張麗善表示,原西螺街長宿舍於105年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見證西螺地區從日治時期地方行政治理的發展,承載著深厚的地方歷史與居民的共同記憶。
 
這座官舍不僅是日治時期西螺街首長的住所,更在光復後成為多位重要鎮長的辦公與居住地,如廖重光、廖學昆、廖萬來、李其雄等,這些地方賢達對西螺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她特別感謝前鎮長、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蕭澤梧以及西螺生態博物館館長何美慧兩人對於歷史文化、歷史資產戮力堅持與縣府配合,也感謝客委會經費挹注,加上地方配合款,使這座富有歷史價值、歷史意義的街長宿舍得以順利修復。
 
張縣長說,縣府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希望透過此次修復工程,讓原西螺街長宿舍未來能以「西螺客廳」的嶄新面貌,結合在地歷史脈絡、人文及產業特色,重現地方共同記憶,成為多功能使用的人文餐旅空間,提升公共利用性。
 
她感謝客委會除了補助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工程,今年更持續支持西螺文昌國小舊宿舍群4400萬元修復工程經費,這不僅是單純的硬體修復,更是文化傳承與地方教育的過程。
 
縣府期許透過歷史建築修復能成為宣揚西螺在地名人事蹟、推動地方發展的導覽空間與公共場域,賦予城鎮發展新生命。
 
縣府為讓民眾親身參與歷史建築的修復過程,在修復期間特別推出「空間構造及材料工法體驗之旅」。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指出,修復工地展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民眾可以透過專業導覽穿越時空,親眼欣賞日式宿舍獨有的特色構造,如屋架、雨淋板及編竹夾泥牆等工法,感受日式建築的精湛技藝。
 
透過建築師及修復匠師的現場解說,不僅能增加民眾對日治時期官舍的了解,更能深化對詔安客家文化的認同。
 
今日活動現場,張縣長與眾人一同參與見證西螺街長宿舍修復過程,建築師也特別解說了日式宿舍獨有的「棟札上棟式儀式」。
 
「棟札」是日本傳統建築中記錄工程始末的木製銘牌,而「上棟式」則是在架設主樑時,為祈求建築長久堅固而舉行的重要儀式。
 
此舉不僅遵循日式建築傳統,更象徵著對這座歷史建築的敬重與祝福。後續將會另擇良辰吉時將原來的棟扎安置回到中央柱樑。
 
除工地展覽,本次活動另一大亮點是「SUN ROOM泡腳池2.0」藝術裝置的再生。在修復昔西螺街長宿舍過程中,保留2016年西螺當代藝術季中,藝術家吉田敦的創作「Sun Room」作品中的泡腳池。
 
配合場域重新裝置,希望公共藝術不只是裝飾,更能成為人與空間交流、感受記憶的媒介。
 
螺陽文教基金會今年夏天集合來自台、韓、日、西、法、越南等國際青年志工,一起修復再創作「泡腳池-2.0」藝術裝置活動。
 
藝術裝置以七彩漸層的馬賽克拼貼工藝,描繪出象徵地方生命力的花朵圖案,代表著歷史與文化在當代空間的重新綻放。
 
西螺生態博物館館長何美慧表示,重新規劃後的泡腳池,不僅保留原有的主體,更規劃增設2座休憩藝術座椅,並種植台灣原生種梔子花和七里香,營造視覺與嗅覺兼具的休憩空間。
 
這裡不僅是泡腳消暑的場所,更是一處讓遊客在歷史建築旁,感受文化氣息、思古懷幽,並與他人交流互動的公共場域。
 
何美慧館長感謝張縣長、文觀處陳處長支持,讓西螺街長宿舍終於有重新展現的一天。
 
西螺街長宿舍除建築本身,更承載西螺的歷史文化,做為西螺第一棟日式建築,鄉親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它作為雲林文化館舍一員,也能成為百大文化基地其中的一員。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雲林縣政府近年來在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上成果豐碩。自108年以來,已啟動修復有形文化資產40件,新增19處古蹟及歷史建築,並認定11位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展現對傳統工藝與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
 
雲林縣更榮獲國內外39個文資相關獎項,文化實力名列全國前茅。2024年,《遠見》雜誌更將雲林譽為「文資潛力之城」,肯定雲林在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上的努力與成就。
 
此次原西螺街長宿舍的修復,不僅是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的一項重要里程碑,更是將詔安客家文化與日治歷史融合,未來希望透過西螺公所營運跟縣府共同規劃,為西螺地區帶來新的人文氣息與觀光亮點。
 
縣府期待這座承載著豐富歷史記憶的建築,未來能以「西螺客廳」的嶄新面貌,迎接來自各地的訪客,共同編織屬於西螺的當代故事。

分享

堰塞湖防災最新進度|楊柳颱風增加了 967萬噸水量,蓄水量達3667萬噸(庫容量43%),水位距離溢流口還有 55公尺,暫時沒有立即潰壩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