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文一嘉義報導】嘉義城隍廟建廟三百餘年,每年農曆7月城隍中元祭典皆承襲百年傳統遵循古禮辦理,首先農曆6/27-7/1「城隍開恩全嘉開普」,從起鼓、豎燈篙、放水燈、淨爐除穢、鬼門開及開普,完整的「中元普渡祭典」儀式乃為嘉義地區珍貴無形文化資產;吸引眾多廣大民眾來看熱鬧,不僅可一同參與為祭典祈福,帶動宗教觀光周邊經濟效益,加強國際行銷能量,活絡觀光產業發展,帶動在地宗教祭典文化推向國際舞臺。接著在7/1日子時舉行「開鬼門」儀式,準備迎接好兄弟。
農曆七月初一舉行鬼門開開普儀式,嘉義城隍廟帶領擺設普度供品開啟第一天的輪普。爰例市長黃敏惠下午1時代表嘉義市民開香祈福參拜城隍爺及好兄弟,讓嘉義市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嘉義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今年農曆7月1日全嘉開普除了準備傳統祭祀供品外特別結合在地特色產品,祭祀擺設規模比去年更為甚大,共有七大主題: 【錢進諸羅 千萬城門】、【城隍賜福 水果肉山】、【生生不息 時來運轉】、【酒香不怕巷子深】、【捏麵人「佛國樂嘻」】、【香雞飄十里】、【魚讚中元】精心規劃豐盛創意供品,吸睛亮眼的精彩饗宴,歡迎民眾來嘉看熱鬧。
【錢進諸羅 千萬城門】廟方不手軟,創意設計「諸羅城門」用7500張的二千元新台幣堆砌成,耗資1500萬元,氣勢雄偉,藉著普渡讓好兄弟增添觀光財;【城隍賜福 水果肉山】運用價值千萬的魚翅山和用水果、豬肉、魷魚、烤雞等組合成的肉山造景,城隍爺站在高聳的山上,為四面八方的百姓賜福。【生生不息 時來運轉】代表嘉義民主聖地的噴水池與大火雞造型,周圍環繞著「350斤的巨型香腸豬」與九隻「35斤小香腸豬仔」組成十全十美,象徵世間萬物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捏麵人「佛國樂嘻」】嘉義城隍廟肩負使命,致力傳承逐漸失傳捏麵技藝文化特聘耆老巧手捏塑數十件生動的卡通人物造型維妙維肖展出,這是許多台灣人童年的回憶,如今得在供神拜佛「看桌」時才能再見識到,傳統手工藝得綿延流傳;【魚讚中元】嘉義市魚市場精心特選2條180公斤營養豐富高經濟價值的龍膽石斑,請好兄弟一起賞鮮。
嘉義城隍廟此次讓傳統民俗信仰結合藝術與創新,加上政府的共同參與都是難得的創舉。同時全力推動在地力量參與的熱情,跨越族群、地域使傳統民俗信仰文化注入新活水,結合藝術與創新,讓普渡為最具在地特色的宗教文化。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