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工以打造「服務教育文化」為主軸, 讓「技藝傳承與愛的永續」不只是理念,更是身體力行的實踐。今年暑假,機械科與木工科學生由校長李恭榮領導,木藝中心主任郭政南、機械科主任潘哲言與衛生組長邱展權,親自帶領二、三年級學生前往台東白冷外方傳教會、救星療養院與關山療養院輔具修繕,新生國中及均一實驗中學課桌椅修繕進行一系列「專業修繕與愛心關懷」活動,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助人行動,以技術服務偏鄉,展現青年力量與溫暖。
在關山療養院,學生們協助修繕的是38年前由公東機工科學長們製作的傳統搖桿式病床。這些病床至今仍堅固耐用,承載著無數病患與修女們的生命故事與希望。透過重新整修老舊結構,讓病床煥然一新,也讓參與學生見證了公東技藝的傳承精神。主任潘哲言感性表示:「這些病床製作時我還未出生,能親自帶學生維修前輩留下的作品,既佩服前人的技術,也感受到教育與服務的真正意義。」
救星療養院長期照顧慢性病患與身心障礙者,為台東地區提供重要的長照服務。此次修繕重點為老化的輔具設備,如輪椅、助行器、簡易升降裝置等。學生們以所學的金屬加工、焊接與機構調整技術,精心維修每一項輔具,確保使用者安全與便利。救星療養院修女感動表示:「你們不只是修好了這些器材,更是修好了我們每天照護的信心與希望。」
白冷外方傳教會在台東深耕超過一甲子,不僅推動宗教服務,更長年投入社區建設與關懷事工。此次修繕行動聚焦於老舊鐵門與門扇的修繕與調整,讓教會的公共空間更加安全與穩固。學生們與教友一同工作,也聆聽修士們分享過去在台東山區傳教與助人的故事,深刻體會到信仰如何轉化為服務行動。
參與此次活動的機械科學生陳柏佟表示:「能夠維修30幾年前學長們製作的病床是非常特別的經驗,當我聽到修女們說病床曾經陪伴病患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時,我才真正理解我們學的技術不只是工藝,更能傳遞關懷與尊重。」
一位學生宋懿庭分享,這是他第一次到療養院擔任志工,特別是在協助進行輪椅與輔具的修繕時,看見爺爺奶奶們露出笑容,讓他感到非常感動。他深刻體會到只要技術能幫助到一個人,就值得投入時間與努力。這次經驗讓他更加確信未來要持續參與公益服務,把所學專業轉化為實際的關懷與幫助。
木工科林耕宇同學表示:透過暑期工讀,不僅能服務他人,也在實際的修繕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與責任感。他認為時間管理與耐心是這段經歷中最重要的學習,過程中一切都很順利,也更加體會到責任心的重要性。
王宸安同學則分享,他在暑期參與到國中修繕課桌椅的工作,也因而更熟悉了手持砂磨機的使用方法與快速拆解課桌椅的技巧,甚至學會了基本的修繕技術如上一度底漆。雖然在烈日下作業十分辛苦,但他學會了透過防曬、戴帽子以及補充水分來克服挑戰,並在過程中培養了更多耐心,也體會到堅持的重要。
校長李恭榮強調:「除本次暑期計畫的機械、木工兩科外,其他科別也都發展出各自的專業服務,技職教育不只是教會學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關懷社會、樂於服務的態度。本次行動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信仰與愛的實踐,證明天主的愛與公東的精神將繼續在台東這塊土地上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