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斗六市德晃公司董事長許溫德投注專利產品研發與製造,曾擁有50多項專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發是「牙籤刷」,曾年產牙籤刷逾25億支,行銷歐美、俄羅斯、日韓及中國大陸等10多個國家,年產值超過2億元,隨著專利權到期同業削價競爭放棄美國等市場,但「牙籤刷」銷售量仍居全台之冠!
德晃公司董事長許溫德表示,據臨床經驗指出,傳統牙線或牙線棒若操作不當,極可能造成牙齦損傷流血,影響牙周健康。該公司專注「牙籤刷」研發生產逾20年,秉持安全、有效、溫和護齦經營理念。
「小創意成就大事業!」現年75歲的許溫德說,這項原不起眼取名「剔爽」的創意牙籤,撐起全公司8成營業額,關鍵靈感來自他爬山時看到菅芒草穗,發想研發以食用級塑膠射出的一體成型牙籤刷。
目前第二代改良品7公分長,有22根刷毛更具彈性不會斷裂,刷毛一端可刷除牙縫食物殘渣,另端銼刀型粗糙紋路可磨去牙垢及初期牙結石,保持口腔健康,深受消費者喜愛。
許溫德指出,以前剔牙都用竹牙籤,但經常戳到牙齦出血,當牙醫的姊夫送他牙線,卻怎麼用都不順手,他也發現牙線棒不但無法帶出殘渣,反而會將殘渣壓進更深處,久而久之因微血管暴露而發炎,因此決心開發好用的牙籤解決剔牙困擾。
有次爬山時,他看到一大片隨風搖曳的羽狀菅芒草穗,心想牙籤如果有羽狀刷毛應該很好用,回家後立即把此靈感畫成簡圖,開始著手細部設計及研發申請專利。
這項來自靈感的創意,後來成了德晃公司主力商品,國內外市場熱銷歷時20多年不衰!
許溫德於1997年研發取名「剔爽」的第一代拋棄式牙籤刷,有6根刷毛,但深入牙縫時材質不易彈回且會斷裂。
經過多年研發改良,第二代牙籤刷有22根細緻刷毛,以食用級塑膠一體成型,菱形魚骨造型彈性好、韌性強,任意變曲都不會斷,符合安全、衛生、經濟、方便要求。
德晃剔爽牙籤刷成功轉型專利產品,不僅廣受牙科醫師肯定,也曾榮獲德國Nuremberg發明銀牌獎,隨即在歐美造成轟動,之後便在世界各地暢銷,並於2005年突破9億支年銷售量。
許溫德表示,牙籤看起來雖不起眼,卻是餐後不可或缺的用品,傳統竹牙籤尖頭大不易深入牙縫,而且容易發霉,大多需使用漂白水消毒,長期使用有損身體健康。
他研發構造獨特設計,塑造全世界唯一可同時清除殘渣、牙垢及牙結石的牙籤刷。「真是非常造福人類的產品」許溫德自豪地說。
許溫德生產的牙籤刷,有刷毛一端可剃除牙縫間的食物殘渣,另一端銼刀表面有粗糙紋路,能清除牙齒表面牙垢,避免產生牙結石。
同時可以按摩牙齦,促進血液循環,兼具竹牙籤、牙線棒及牙間刷等功能,連當牙醫的姊夫都稱讚好用。
這項曾獨步全球的7公分長、直徑2.5毫米小小牙籤刷「小創意大發明」,曾獲得國內外市場熱烈回響。國內許多5星級飯店、華航及長榮、鼎泰豐等知名連鎖餐廳都採用,更打通了國外連鎖通路,堪稱台灣之光!
牙籤刷的使用方法,以細長刷毛尖端深入牙縫,任意彎曲不會斷裂,因材質強韌,魚骨造型刷毛可輕鬆進出牙縫,以旋轉或前後的動作清除食物殘渣。
另一端銼刀尖端為三角形設計,順著三角形狀進入牙縫,向左或右打彎後前後銼動,可利用銼紋去除牙垢與初期牙結石,銼動時可利用平滑底部按摩牙齦,幫助血液循環。
牙籤刷推出單支紙包、鑰匙圈、圓桶型及金字塔型按取式牙籤盒等各式包裝,小包裝放入皮包皮夾,方便隨身攜帶使用,大包裝放在餐廳客廳,與親朋好友分享。
但牙籤刷勿勉強進入較小牙縫,牙周病患者暫勿使用,兒童須在成人指示下使用,並建議用過即丟,以確保衛生。
「看起來很像,用起來就是不一樣!」許溫德說,德晃生產的「剔爽」牙籤刷因熱賣,市面上充斥類似仿製品,仿製品銼刀尖端底部尖銳不平滑,刷毛尖端是葉形或聖誕樹形。
「剔爽」銼刀尖端三角造型符合人體齒縫,底部平滑不傷牙齦,刷毛尖端魚骨造型無邊毛,不會斷裂,柔韌舒適。
許溫德指出,德晃生產的「剔爽」牙籤刷原料通過SGS(國際商品檢驗、測試和認證集團公司)檢驗標準,安全無慮不含塑化劑與重金屬,由FDA(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認證的食品級原料製成,並且取得ISO-9001國際品質保證。(圖、影音/德晃公司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