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屏東百威食品公司涉嫌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腸,產品流入市面引發食安疑慮。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4日晚指出,目前問題產品主要有「B級大腸」與「白小腸」兩類,整體流向涉及台北、桃園、屏東與高雄4縣市。
食藥署晚間公布流向圖,百威食品公司本身在屏東作業場所封存1萬1664公斤豬腸,另於新北倉庫封存940公斤。至於下游部分,桃園市大長順食品公司購入2159公斤白小腸,已全數下架;高雄市吳姓業者在8月、9月各進貨一次,分別為36公斤與90公斤,前者供應特定船舶補給商,未流入市面,後者已由業者自行銷毀並完成查核;屏東縣邱姓業者購入180公斤,已售予散戶、無庫存;至於台北市寧夏市場陳姓業者購入約1330公斤,目前仍在進一步查核確認中。
魏任廷指出,百威食品公司部分豬腸製程中確實使用雙氧水,主要是為了讓產品「看起來更白、更乾淨」,但僅限部分品項。根據該公司銷售帳冊記載,收貨人多為個人攤商,僅留姓名、電話或簡稱,因此地方衛生局仍持續逐筆查證,確認實際進貨與使用情形。
外界關注知名餐飲業者是否受波及,例如「阿宗麵線」就自行貼出公告,並緊急下架相關產品。對此,魏任廷回應,詳細下游名單仍需各地衛生局進一步查證,他也重申,現場稽查時屠宰場供應的內臟均由防檢署獸醫師執行屠前、屠後檢查,若發現異常會立即潑墨銷毀,「並非病死豬或病變豬流入市面」。
食藥署晚間也發布新聞稿,強調已聯手地方衛生局啟動五大措施維護食安,包括「全面追溯追蹤、立即下架封存、抽驗檢測、嚴懲不法業者、加強宣導與教育」,截至4 日晚9點,有疑慮的產品已下架2159公斤。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