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YOUNG三條崙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業配廠商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2025年,是天主教象徵希望的「禧年」,同時也是靈醫會會祖聖嘉民歸依 450 週年。值此深具意義的時刻,天主教靈醫會啟動「澎湖朝聖之路」,不是為了挑戰體力,而是為了回望那段曾被風與沙淬鍊、充滿愛的歷史之路。
 
來自全台各地的 76 位朋友,有教友、澎湖鄉親、熱心民眾及長期支持惠民醫院重建計畫的伙伴,於11月22日早上8點30分,從後寮天主堂出發,由馬公天主堂阮光榮神父,以及靈醫會女修會邱夏玲修女及潘青娥修女帶領下,沿途經過早期會士們留下的足跡:瓦硐天主堂(舊址)、講美天主堂(舊址)、中屯天主堂、惠民二村及馬公天主堂,也到訪惠民醫院新院區,看見靈醫會未來的守護展望。朝聖刻意選在這個澎湖風大且乾冷的季節,就是希望讓每位同行者都能真實感受,會士們正是在這樣的風、這樣的沙、這樣的氣候裡,一步步走向那些最需要被守護的人。73年前在風沙之中播下的愛,至今仍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綻放,邀請每一位關心澎湖、關心醫療的人,一同踏上這條由愛鋪成的道路。
 
●從1952年開始的腳步 看見澎湖被愛守護的痕跡
1952年,羅德信神父第一次踏上這片海島。他寫下那句至今仍震撼人心的話:「那裡風很大、沙很多,但也充滿希望。」這不只是紀錄初來乍到的景象,更是靈醫會在澎湖精神的根,也成為70多年來不曾動搖的信念,在醫療匱乏、偏鄉孤立的年代,會士們從馬公到湖西、從西嶼到望安,只要有人受苦,他們就往那裡走,留下提著醫療箱、頂著風沙奔走的身影,他們陪伴弱勢、照護失能者、興建醫院、建港、造屋,讓惠民醫院與天主堂成為澎湖早期的溫暖庇護所,是一段「把澎湖當成家,把居民當成家人」的深情守護,曾在澎湖服務8年的謝樂廷神父就是其中一位,即使現已行動不便,但仍忘不了澎湖炙熱的風沙,原本希望同行朝聖,最後因身體因素未能成行,但心意依然與隊伍同行。如今的「澎湖朝聖之路」,正是要帶領大眾重新踏上曾被風沙磨過的道路,不只用眼睛看,更用腳步、用心,走進會士們始終不變的深情。朝聖的意義或許不在遠方的風景,而在於重新學習關心身邊的人事物,願意把祝福化為行動,把希望帶給孤單、軟弱、正在病痛中掙扎的人,並以感恩的心,繼續向前走下去。
 
●因為有人同行 那些在風中溫暖延伸的故事
這次旅程能夠溫暖圓滿,來自許多人的同行與成全。澎湖在地教友呂騰芳大哥一路協助物資補給,不只支援水與點心,更在中屯天主堂與大家分享教堂歷史與他眼中靈醫會的深情,讓這趟旅程的腳步更添厚度。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白沙分局與馬公分局也全程守護隊伍,頂著烈日與強風陪伴隊伍安全前行,是這趟朝聖中最安心的背影。更讓人動容的,是86歲的邱夏玲修女。雖然途中曾稍作休息,但仍以堅定的步伐行走完整段路,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不因年歲而停下」的精神。每一位參與者,都在艷陽與風沙中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最終一起抵達馬公天主堂。在終點前那一刻,風依舊大、沙仍在臉上輕敲,但所有人的眼中只有彼此、只有感恩,也只有「今天我們一起走到了」的深深悸動。這段路能夠完整,是因為有人同行;而彼此的腳步,也讓這段路更加有意義。
 
●在風沙中凝聚希望 朝聖雖落幕 愛的腳步仍繼續
這條朝聖之路,不只屬於靈醫會,更屬於所有願意關懷澎湖的人。感謝76位夥伴陪我們走路、追風、回望歷史,因為你的腳步,讓這段歷史不再只是文字,而是活在風裡、海裡、土地裡,更是一場記憶與信念的召喚。也向靈醫會會士致上最深敬意,他們離鄉背井,把最青春的歲月留在這片群島;用一步步的探訪,把「希望」變成最柔軟且堅定的力量。在2025這個充滿祝福的禧年,讓這條路成為我們共同守護的希望,也成為澎湖惠民醫院重建計畫的力量,願朝聖的腳步,引領我們在生活中繼續把希望帶給身邊每一個需要的人。誠摯邀請更多朋友加入守護行列,讓這份由風與沙孕育出的愛,能繼續被看見、被延續。願這份朝聖的力量,成為澎湖最溫柔、也最堅定的未來。
 
 

分享

《東台灣美食篇》魚鰾|人間美食,成功漁港特產,冬令進補別忘了加上這道菜!

雲林《土庫宴》上桌 舌尖美味創新文化美食融合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