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禮清/嘉義報導】嘉義市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公園資源,然而在市民心中「數量」與「品質」之間卻始終存在落差,市議員郭定緯5日在議會中質詢,市多數公園設施老舊、維護不足,安全性與使用體驗有待加強,呼籲建設處重新檢視資源配置,讓「公園之都」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貼近市民生活的空間。
郭定緯表示,近年來市府積極推展大型活動與觀光,雖成功帶動人潮與外縣市關注,但不少市民反映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公園卻乏人問津。以文化公園為例,有家長反映兒童遊具破損情形嚴重,甚至在網路評論中指出存在安全疑慮;此外,更有外縣市的家長帶孩子至長榮公園玩,卻因設施設計不良導致頭部受傷,凸顯市府在公園細節維護上的不足。
根據統計,建設處去年度用於全市38座公園的清潔與修繕預算總計約5,648萬元,平均每座僅約148萬元。郭定緯指出,這樣的資源在公園數量增加、民眾期待提升的情況下,已難以支撐全面性的改善工作,應重新檢討配置方式。
「市民不是不懂城市發展,而是更在乎生活感。」郭定緯指出,建設處近年積極辦活動、招商衝觀光,雖有其成效,但卻忽略了嘉義人每日經過、使用的社區公園。郭定緯表示:「市府把最好的形象給觀光客,把破碎的一面留給市民,這樣的城市治理是錯誤的。」
他強調,市府舉辦活動、推動觀光無可厚非,但基礎建設與市民生活品質同樣重要。建設處應在日常中展現用心,讓市民感受到公園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只是活動的背景。
公園是城市的靈魂,更是市民日常最貼近的公共空間,郭定緯表示,公園應具備安全、分齡設計、有在地特色與創意,才能讓孩子快樂、家長放心、長輩安心。他也呼籲建設處持續傾聽民意,推動更有系統的規劃與維護。郭定緯強調,公園不該只是過場式的政績,而是孩子的遊樂場、長輩的活動空間、居民的綠色心臟。「市民不要煙火式的熱鬧,只想要一座乾淨、安全、有設計感的公園。」
郭定緯呼籲建設處重新檢討資源分配機制,提升日常維護標準,真正聽見市民的聲音。他也承諾將持續監督,為嘉義打造真正宜居的城市環境。
對此,田長沛處長回覆表示,公園品質提升與招商一樣重要,就是因為舉辦活動讓嘉義市的基礎的設施被更多人看到,進而移居嘉義市。至於預算部分,過去建設處的確是以盡快蓋出公園為主要考量,隨著湖子內公園完工,建設處也會檢討預算分配,專注現有公園品質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