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中山工商園藝技術科先前邀請「攀樹師」指導學生如何上樹修剪,最近又請來「樹藝師」講解樹病診斷,讓學生受益良多。
校長李昱平指出,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現象,農業生產日趨嚴峻,對於植物醫生、樹藝師等人才培養刻不容緩,今年6月中部某大學樹木倒榻造成傷亡事件,促使學校更重視校園樹木的維護,整座校園成為園藝科學生的實習場域。
他說,中山校園有13甲多土地,校園彷彿就像座公園,花木扶疏,景致優美,校園綠美化景觀讓來賓印象深刻,尤其校門廣場的大榕樹搭配六和敬大樓圖書館前冠幅寬逾20公尺、樹高逾20公尺的小葉欖仁樹,更是吸睛。
園藝技術科主任顏明川指出,今年校方請攀樹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裝備上樹修剪,這次邀請蕭景瑞樹藝師講解樹病的診斷及修剪技巧,希望學生不只學會種樹、照顧植物,更能理解背後的生態價值與社會責任,未來將持續引進產業資源與專業師資,強化學生在植物醫療、環境永續與農業創新的能力。
蕭景瑞是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專員,擁有「樹藝師」專業證照。他首先解釋所謂的「樹藝師」就是結合「樹木醫生」和「樹木偵探」,對生長不良的樹木作出專業診斷。
蕭景瑞強調,樹木修剪的重要原則,包括樹木修剪不宜採取「剃光頭」方式,迫使樹木橫向生長,長出大量不定芽,影響正常生長發育;修剪需進行風險評估,包括樹勢、病蟲害狀況、周邊人車通行情況、是否易受強風影響而傾倒等;樹木修剪不應等到完全長成後才進行,增加人員高空風險,且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主幹不宜剪除,導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等。
園藝二智班李佳諭表示,他一直認為榕樹是優良樹種,透過樹藝師的專業講解才了解若種植不當,榕樹不僅會破壞周遭生態環境,且會因爛根而影響生長。同時更深入了解行道樹修剪不當,反而會削弱樹木結構,增加折斷風險,對行人與車輛造成潛在危害。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