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114年至115年為「雲菁人才培育年」,日前開辦的氣候永續學院,成為縣府推動公部門綠領人才培訓重要平台。縣府為共同推動系統化課程訓練,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希望借重其學術單位師資陣容及專業知能,做為推動綠領人才養成不可或缺的堅實後盾!
縣府與虎科大辦理課程,以「碳盤查管理」與「減排增匯」為核心,協助縣府同仁熟悉碳排計算、盤查流程及相關法規,培養能推動政策規劃與執行的專業人力,透過系統化培訓,建立一支具有執行力與專業性綠領團隊,為長期推動奠定基礎。
縣長張麗善表示,公部門是淨零轉型的領頭羊,唯有建立完整的人才體系,才能在政策規劃、資源分配與跨域合作中發揮示範效應。
「雲菁人才培育年」不只是教育訓練的口號,而是縣府為永續治理鋪設的人才戰略。
張縣長說,成立氣候永續學院,代表縣府以積極態度強化行政體系對淨零政策的理解與行動力,透過長期人才培育,地方發展核心,帶領雲林邁向「政府帶頭、產業跟進、全民參與」淨零新局。
縣府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為落實此策略,氣候永續學院持續推動專業訓練,並邀請縣內兩所大專院校成為氣候永續學院的重要合作夥伴。
本次特別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借重其教學資源與學術專業,今年9月24日至25日辦理「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主導查證員」證照課程。
課程內容涵蓋盤查原理、組織邊界設定、碳排放數據蒐整與查證作業,學員須於課後通過測驗才能取得證照,並規劃於10月2日至3日續辦「ISO 14067碳足跡查證主任查證員」課程。
完整串接碳盤查與碳足跡專業,進一步厚植行政體系知能,確保永續治理能落實於各單位。
李處長強調,縣府透過漸進式課程與系統化訓練,逐步強化同仁永續治理專業知能,確保行政部門能精準掌握碳管理與減排策略,並規劃逐步擴展至企業、社區與學校,建立完整且在地化的永續治理體系,為未來政策落實奠定實務基礎。
虎尾科技大學前副校長游信和表示,人才養成必須與國際趨勢相連,地方政府與學術單位的合作,不僅能把研究能量與實務需求結合,也能讓地方政策具備更宏觀的視野。
虎科大將持續挹注教學與研究資源,協助雲林縣培育具國際視野的綠領人才,並在永續治理的進程中,讓地方能與全球發展方向同步。
虎科大永續處處長林家驊指出,虎科大長期深耕環境與永續領域,擁有跨域專業與實務能量,本次與縣府合作開辦 ISO證照班,不僅展現大學社會責任,也象徵產官學攜手共創永續。
雙方共同讓學術資源轉化為地方行動力,使永續教育能持續在地方落地生根,未來將持續深化與縣府合作,期盼協助雲林提升淨零轉型的行動力與競爭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